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体育系统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体育文化、体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我国体育文化迎来大发展时期
体育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每个人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灵魂,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影响。
要尊重体育文化发展规律,大力推动体育文化发展。要推动体育文化的可视化,把无形的体育精神理念,转化为有形的体育文化符号、标志。推动体育文化的载体化,通过打造优秀体育影视、音乐、书画、雕塑作品,建设体育博物馆等形式,集聚体育文化力量。推动体育文化的故事化,挖掘精彩的体育故事,讲好体育故事,传播正能量。推动体育文化的数字化,打造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凝聚体育精神。推动体育文化的产业化,把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促进经济增长、转型。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产业。体育产业要做大,要有竞争力,也需要文化,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大产业。印度体育电影《摔跤吧!爸爸》火爆银幕,投资才2000万元人民币,但国内总票房达到13亿元,在印度也有7亿元票房,两年时间有了一百倍的收益,这是任何其他产业其他项目都无法比拟的。体育消费的本质早已超越简单的器物消费,而是一种注重文化品味的生活方式的营销,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是根本的、深远的。体育文化产业未来占整个体育产业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推动体育文化的生活化,让体育文化融入百姓生活,使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百姓在参与体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用体育滋养精神和心态。
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河北省历史文化悠久,体育文化丰富深厚,体育文化资源庞大。群众基础良好,竞技水平很高。梳理资源,健全体系。
河北省要有河北层面的体育文化发展规划,发展河北省体育文化的战略定位、战略方针、战略思路、战略举措和战略目标等。各个地市要有相应层面的规划,要主动把体育文化建设列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中,制定政策,完善机制,健全组织,配备人员,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特点鲜明、具有文化内涵的体育文化发展规划。要把体育文化规划和体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起来,和地区大的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和地区其他规划统筹起来,落实到精神层面,落实到产业层面,落实到空间布局上,落实到项目上,落实到体育文化人才培养上。只有具体抓、抓具体,体育文化事业才会加快发展。同时希望各个体育文化发展主体也要制定出相应的体育文化发展规划。
要把体育文化精品建设工程落实到每一年度的工作计划中,要抓一批实实在在的项目,各个地区都要努力打造体育电影、体育电视剧,组织体育音乐、书画、雕塑的创作。要组织体育音乐的创作,为每一个运动项目创作一首主题曲。
要组织艺术家创作体育雕塑作品,要组织绘画家创作体育绘画作品。体育的绘画跟别的绘画不同,别的绘画很多是静态的,例如国画、风景画、人物画等,唯独体育的绘画作品,它有一种动感,能抓住最美的一瞬间,能传递一种特殊的力量。
要努力提高引导和创造体育文化的能力。体育界锻造了体育精神,还要不断与时俱进创造体育精神,不断创造体育文化产品,来聚集强大的正能量。要提高体育文化的思维能力、策划能力、执行能力,特别是要提高体育文化的创新能力,要打破原有思维定式,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提高体育文化意识,做好体育文化工作,在目前浩浩荡荡的时代背景下,体育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大力创新。
体育文化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内源动力、持续力、生命力。希望河北省体育文化协会抢抓历史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特色,结合河北省丰富庞大优质的体育资源,与社会各界一道打造国内外知名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文化IP”和体育文化、体育旅游盛会,推动体育、文化、旅游等领域融合发展。
(作者为河北科技大学体育部副教授王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