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身一线 狠抓体能
田径中心基础体能训练出实招
在河北省体育局大力推进基础体能训练工作以来,田径中心各项群组互换意见,积极制定各项举措,突破固化的思维模式,跳出定势思维的怪圈,不断提高运动员基础体能的“天花板”,探索解决制约河北田径项目基础体能发展的瓶颈问题。特别是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夏季项目训练工作座谈会后,田径中心以开展“俯下身子沉到底,田径一线促体能”为契机,坚持目标导向,强化思想认知的转变,明晰总局体能政策杠杆的指向性,突出项群组的目标管理,做到先知先行,积极开展教练员大讲堂、体能“云课堂”等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训练一线促体能的初期成效。
转变观念 基础体能练起来
“基础体能作为资格的入场券,作为十四运竞技项目比赛过程中晋级淘汰的重要依据”已经传达到田径中心各项群组,教练员、运动员也均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撰写了心得体会,提出下一步应对措施。尤其是河北田径标枪耿胜利组,深学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分享芬兰外训的经验体会,将在芬兰学习的基础体能训练原理和措施进行分享交流,促使其他项群组教练员、运动员快速转变观念。从教练员到运动员全员发动,将基础体能练起来。
“负重训练、加码训练,要把握好基础体能训练的‘度’。”体能训练中,耿胜利教练主张区别化对待每个运动员,因人而异,因能定量,个性化设置运动员的训练量化区间,适度提高体能训练的“天花板”。科学分析测试好运动员承受的“量”,如开展负重训练时会根据个人腰腹力量承受度,区别负重5公斤、10公斤、20公斤等不同质量的杠铃片,逐级逐量递增,提升腰腹耐受力和承受力,提高腹背肌耐力测试成绩。
自从体育总局关于强化基础体能训练工作重要指示以来,作为国家级教练员,耿胜利深刻学习“木桶原理”,充分认识到只有补齐短板才能提升运动员的整体竞技水平。“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对基础体能训练实行先评估后训练的模式,找出薄弱环节,通过对自身短板的恶补来达到全面增强身体素质,预防运动损伤的目的。”在葛丽娟、龙泽翾等优秀运动员经过测试10项基础体能后,耿胜利了解到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BMI及3000米是队员们的短板。“究其原因,是特体运动员的体重相对较大,在3000米及BMI上不占优势。”但测试数据显示只要训练就有提高,因此,耿胜利制定相关训练计划,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加强短板训练后,效果相对比较显著,并在引体向上及3000米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BMI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坐位体前屈改善相对较少。”不过,在耿胜利看来,训练要切忌急功近利,“要实事求是,掌握科学化的训练系统,循序渐进,既要苦练也要巧练更要会练,有的放矢,从容应对比赛中的各种情况。”
正是这一训练理念,以及向艰苦训练要作风,向科学训练要成绩等训练思想的引导下,耿胜利不断深学细研,创新训练手段,强化基础体能,促进“基础体能+专项体能+专项训练”有机融合。在三次体能大比武的测试中,耿胜利的标枪组训练队员70%进入尖刀班,第二次测试中男子、女子的比赛第一名均出在标枪组,体能和专项训练成绩均有所提升,达到了预期的训练目标,用实际训练测试效果验证了“体能促专项提升”的科学论断。
在耿胜利看来,“教练员要为运动员亮好‘引航灯’,画好‘行进路线’,设好‘补给点’,科学统筹配备资源,为备战全运会蓄力。以后的训练中,我们会继续秉持初心不改,为国家、为河北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不负使命担当,不负运动青春,为国为省争光添彩,让国歌在赛场上奏起。”
多措并举 以奥运带全运
标枪组所取得的成绩只是田径中心体能训练工作开展的一个缩影。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明显的实效,与该中心综合分析复杂形势,结合总局“东京奥运会奖牌计入十四运”等新政策措施,明确了“奥运优先,以奥运带全运”的备战策略密不可分。
具体到相关措施的制定,田径中心负责人刘晓马表示,首先是聚合优势资源,推进队伍多维度精细化管理。“我们组建了东京奥运会备战保障小组,突出‘一人一策一计划’,建立重点备战队员的联系沟通机制,管理干部全部下沉到一线,成立重大赛事复合型保障团队,形成‘训、科、医、教、管’一体化的工作局面,不断加强备战服务保障力量。”其次是强化目标导向,精准定位定向发力。目前,女子铅球巩立姣,女子铁饼陈扬、苏欣悦已经取得奥运会的入场券,顺利完成奥运会达标,具备奥运会参赛资格。“奥运会的夺金点集中在女子铅球巩立姣,女子铁饼陈扬的目标是确保前6名,争取获得奖牌。国家队针对重点夺金摘牌运动员配备了复合保障团队,规划出了训练计划,调整训练状态,全方位保障重点队员的科学备战。”三是对接融合同向发力,用奥运带全运备战。坚持“三从一大”训练原则,趁国家队转训奥体有利时机,从实战训练、规范管理、科技助力、人才培养、防伤防病、心理疏导、反兴奋剂等多个维度入手,全面对接融合,借鉴学习国家队科学训练手段,集中查找短板和不足,互相学习切磋技艺,会诊重点队员伤病情况,开具综合训练配方。“借力打力,同向施策,将科学训练系统引入全运会摘牌的潜优势项目如男子三级跳曹硕、女子跳高胡麟鹏、女子铅球张林茹等,增强备战的技战术水平,提升田径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和综合实力,巩固金牌面,扩大奖牌面,全力打好备战奥运、全运的攻坚战。”
分层施策 创全优基础体能
有了措施,还要结合实际去实施。田径中心的做法是“提标扩面,分层施策”。一是瞄准十四运体能金牌精准发力,二是全面提高摘牌夺金运动员体能达标线,三是引入新变量,探索新路径。“具体来说就是结合体能大比武,组织开展全员基础体能评估,按照全国基础体能1.0版本,从尖刀班第一梯队中优中再选优,着力培养一批‘100+’全优基础体能运动员,向十四运六项体能奖牌发起冲击,蓄力备战。”刘晓马对此信心满满。
同时,进一步强化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的训练理念,实行“三增一减”策略,增加体能专家助力,增加体能科技助力,增加基础体能训练占比,减少运动损伤,广泛吸收国内外基础体能训练的新理念新方法,全面提升科学训练手段。“目的就是实现基础体能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达到体能促专项提升的效果,确保打赢晋级淘汰赛。”在此基础上,刘晓马进一步明确了要加强对稳定夺金、尖子运动员的心理建设,引入竞赛环境变量和竞争机制,实行以赛代训,赛训结合的方式,模拟大赛赛制,与其他中心联合开展体能大比武,互学互帮,激发运动员的训练热情,刺激比赛兴奋点,促使运动员恢复竞技状态,满足运动员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全面提升体能竞技实力,于变局中开新局。
目前来看,相关做法已经取得一定实效。例如在8月底田径中心与自行车中心进行了体能大比武联合对抗赛。此次大比武突破了原有的比赛模式,田径中心将体能大比武当作是一场实战模拟赛,完全比对2020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基础体能大比武的赛事规程和《国家队体能测试方法指导手册》要求。为更方便科学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本次测试器材的使用上,同步使用了全国田径基础体能大比武的测量仪器,进行了两次测试,对比分析了新老仪器的测试数据。
本次体能大比武测试地点定在秦皇岛,测试环境改变,外部竞争对手加入,都在客观和主观上给了运动员实战比赛的刺激,较大的缓解了运动员因疫情影响倦怠心理。教练员则实战检验了相关战略战术,逐步逐项提升了运动员的战斗力和竞争力。
另外,田径中心组织适龄的省队青少年运动员在秦皇岛继续参加了河北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检验近期的专项测试成绩,顺利开展了匹配全运会等全国大赛“体能大比武+专项比赛”的比赛模式,为全省田径后备梯队提供比武练兵的机会和平台,从而进一步建立完善河北田径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比赛中在省队训练的张浩辰在男子甲组铅球项目决赛中稳住心神,投掷技术控制的非常好,动作流畅,在最后一轮投出了19.41米的好成绩,成功刷新了省青少年业余男子组2004年创下的记录。基础体能训练可以有效促进专项能力提升。
基础体能训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田径中心会继续坚持“三从一大”科学训练理念,进一步提振信心,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坚持在实战训练中练意志、练品质、练技术,强作风、强体能、强成绩,实现基础体能与专项训练促进提升,打造作风优良,技术精湛的高水平运动队,为奥运、全运备战蓄能助力。(宋云杰 通讯员 张艳)
队员正在进行体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