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为体育产业发展赋能
近日,“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发布,数字经济单列成篇,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培育新兴数字产业,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并明确提出了发展目标。数字化浪潮,推动着各行各业深入变革,使得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成为大势所趋。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服务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江小涓撰文指出:“十四五”时期,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各种智能设备制造等技术和产业支撑下,在我国市场规模超大、制造业基础雄厚等优势的支持下,体育数字化将沿着“数字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数字技术”这两条路径快速发展全面发力,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其中,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达到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约为28.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9.0%,数字俨然成为驱动当前的业务、行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促进体育消费市场方面,数字形态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体育消费形态。一方面,中国有全球领先的网络应用技术,有极具活力的数字企业和平台,支撑多种形态的数字体育;另一方面,我国具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线上消费市场,我国移动互联网联接人数超过11亿,人均每日线上时间超过6小时,线上市场总规模巨大,在去年疫情期间,实体店关闭,将线上业务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在过去的一年中,许多客户转向了网购。预计2021年在线销售将稳定在25%左右,是疫情前的六倍。品牌和零售商需要快速调整其业务模式,以电子商务为中心,加速直面消费者,零售商需要提供无缝和集成的全渠道体验。由此来看,数字化创新与服务,将在我国体育消费中发挥主导作用。
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在体育全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健身产业中,数字感应技术可以实时感知人体运动的生物学信息,在大量数据基础上深入了解人体运动能耗规律,提出运动辅导建议,消费者可以在家庭小型健身设备上健身并从线上得到科学指导。在过去的一年中,由于保持社交距离和居家隔离的规定,数字健身及线上运动社区得以快速发展。数字健身将继续成为2021年及来年的热门趋势,和传统体育运动互为补充,激励与锁定用户群。
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中国日益精进,未来几年,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推进,5G基站、云计算、物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体育数字化创造新的应用领域。如可以为体育信息处理系统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实现人工智能识别、健康数据全程跟踪等物联网技术深度应用。还可以为运动现实模拟系统提供支撑,如应用数字仿真技术虚拟显示运动场地、应用虚拟仿真技术展示运动过程等。总之,能够极大拓展各类体育项目数据汇聚、分析和使用边界,提供更多的生产、服务和增值空间。(张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