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 河北体育馆这样做
4月20日,省体育局安全生产工作暨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成果现场会在河北体育馆召开。会上,与会人员观摩了河北体育馆消防标准化建设成果展,体育馆馆长徐凯介绍了消防标准化建设的工作经验。大家对该馆在消防标准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一致点赞。
那么,体育馆在消防标准化建设方面是如何规范化、制度化呢?
多措并举严改细扣
筑牢消防安全防线
徐凯介绍说,消防安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保障条件。“河北体育馆作为集全民健身、体育赛事、政务活动、文艺演出、展销展览、场馆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万人场馆,始终把消防安全作为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多年来严守红线,筑牢防线,未发生任何消防安全事故,确保了体育馆安全形势持续平稳。”
近年来,体育馆主要在筑牢安全保障基础、提高安全意识、提高防风险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提升消防设施设备方面:近年来,该馆积极引进安全生产新技术、新装备,不断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了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微型消防站、消防水炮、消火栓改造、高位水箱建造等工程,安装了“安云消防管家”APP,配备了微型消防站空气呼吸器、消防作战服等,同时对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设备定期维修维保,在消防硬件设施上不断提高消防作战能力;在加强培训教育方面:按照“以消为主,防消结合”工作方针,体育馆每年至少组织开展2次消防培训和演练,同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大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着力提高工作人员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和消防安全意识,使安全生产理念深入人心;在加强隐患排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方面:经常性开展各场馆、食堂及租赁单位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做到“三必查”,即关键节点必查,赛事活动必查,重点部位必查,对排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明确整改时间、落实整改任务,同时加强跟踪落实,必要时下达整改通知,确保安全隐患彻底消除。在开展大型活动期间,加强与消防部门、主办方以及安保单位的联防力度,反复推演活动流程,紧盯火灾隐患,压实消防责任,全力做好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的消防安全工作。
软件硬件双管齐下
标准化建设见成效
去年10月份,体育馆被选为省体育局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体育馆领导班子意识到,体育馆虽然在消防安全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标准化要求还相差甚远。成为试点单位后,在久运公司的专业指导下,他们对原有消防文本、档案、记录等资料进行了全面梳理汇总,对体育馆院内的建构筑物、电气装置、消防设施设备、装置软件系统进行了全面排查检修,按照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要求,在提升消防安全的软件和硬件方面狠下功夫。
在软件建设方面,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馆长为组长,分管安全副馆长为副组长,其他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消防安全委员会,全面加强消防安全日常管理,为消防安全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工作实际,将体育馆原有的16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修改合并为13项,新修订《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管理制度》、《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制度》等7项制度,并汇编成《河北体育馆安全管理制度》,使制度运行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根据体育馆现有设施设备,制定了《河北体育馆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具体涵盖灭火器、消火栓、消防炮、配电器、燃气锅炉等14项操作规程,源头上减少了因操作不当诱发火灾或影响火灾扑救的风险;修订安全应急预案。在对体育馆原有应急预案进行全流程推演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对《河北体育馆消防应急预案》、《河北体育馆恶劣天气专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完善,并新修订了《河北体育馆大型集会应急预案》,为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制度遵循;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编制了《河北体育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管理手册》,确定了16个辨识主单元,84项分单元和174个子单元,制定了风险分级管控相关制度,对馆内的设备设施、场所部位、周边环境、人员行为等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和分级,针对性地制定管控应急措施,进一步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了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明确消防安全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制定了3个“零”,4个达标的消防安全工作目标,即死亡及重伤事故为“0”,火灾事故发生率为“0”,重大设备、操作事故为“0”。全员消防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率达标、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率达标、隐患治理完成率达标、轻伤事故≤1人/年。同时,根据现有人员编制结构和各岗位的工作特点,制定了各岗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职责,并全员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书,把消防安全工作实实在在的落实到了岗位上;实现培训演练专业化。3月底,体育馆邀请消防专家为全体职工及体育大厦居民代表进行了消防安全专题知识培训,并组织开展了消防应急演练,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积极影响下,相比之前,本次演练各小组分工更加明确、行动更加迅速、配合更加默契,达到了预期效果,全体职工的消防安全理论水平及消防安全意识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硬件建设方面:制作张贴各类消防安全标识。在对体育馆院内建构筑物、设施设备等要素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更新了各类消防器材检查表、重点部位检查表等相关表格20多套,制作安全风险分布图、风险告知卡、公示栏及各类安全指示牌120余块,并张贴在醒目位置,起到了良好的安全指示和警示作用;实行消防器材和设施定置管理。按照“区域划分,分线管理”原则,以科室为单位,明确消防器材和设施管理责任人,使消防器材和设施管理方式由原来的安保科统一管理转变为“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同时,对消防器材和设施进行编号,并标注在疏散图中,实现了消防器材和设施的定位、定图和定责;加强消防通道管理。重新施划了体育馆院内的消防通道,清理了消防通道堵塞物,同时督促责任科室加强消防通道日常监督检查,确保消防车“进得来、走得动、出得去”,全面打通生命通道。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使得体育馆在消防安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铜墙铁壁”非一蹴而就
继续深入巩固建设成果
“消防安全无止境,同志仍需要努力”,消防安全“铜墙铁壁”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
“感谢局党组把体育馆作为此次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试点单位,这是局领导对体育馆工作的高度信任和认可;感谢第三方久运公司的专业指导,以及全馆人员的全力付出,使体育馆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实效。接下来,体育馆将认真贯彻落实局党组的各项工作部署,并以此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入巩固标准化建设工作成果。”
徐凯表示,接下来,体育馆将继续全力抓落实,高效推进各项制度措施落地见效;全力抓重点,进一步完善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各项举措;全力推亮点,紧跟信息化发展趋势提升消防安全智能化管理水平。使各项工作更加标准、规范,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张月霞)
3月31日,河北体育馆举行大型集会火灾事故应急演练。图为馆长徐凯在讲评。
省体育局安全生产工作暨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成果现场会上,与会人员翻阅河北体育馆消防标准化建设成果展上的规章制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