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欧洲杯吸金能力如何?
推迟一年的2020欧洲杯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令与大赛隔别许久的足球迷大呼过瘾。在疫情肆虐一年多后,允许球迷大规模入场的2020欧洲杯,也多了一层额外的积极意义。不过,赛事也因疫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限制入场座客率、比赛场地变更等问题,让人难免会产生疑问:疫情中的欧洲杯,能赚钱吗?
其实欧洲杯很赚钱,作为世界足坛第二大赛事,欧洲杯在吸金方面能力非凡。自1992年以来,欧洲杯正赛收入从4100万攀升至19.16亿欧元,提高近46倍。虽然距离2018年世界杯的44亿和19/20赛季欧冠的24亿收入有一定差距,考虑到各赛事的规模和影响力,这仍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欧足联为欧洲杯增收的一大秘诀是扩军。2016年开始欧洲杯参赛球队从16支扩充至24支(+50%),比赛数量从31场增加到51场(+65%),2008-2012周期增长乏力的问题被轻松解决。考虑到赛事规模增加的幅度,2016欧洲杯收入38%的涨幅甚至并不算出色。
从收入结构上看,转播仍是欧洲杯最为倚重的收入来源,占据着总收入的半壁江山。最近三届世界杯,商业和票务收入的占比从29%逐步提升到39%,意味着欧足联正在改善过于依赖单一种类收入的问题。此外,2016欧洲杯预选赛阶段也产生了5.07亿欧元的收入,分布在14/15和15/16两个赛季,主要由转播收入构成。
那么,本届欧洲杯吸金能力如何?据统计,本届欧洲杯11座主办场馆开放容量占比从22%到100%不等。匈牙利的普斯卡什竞技场是唯一开放全部席位的场馆,可供67,000名球迷共襄盛举。剩下的场馆中,阿塞拜疆巴库的奥利匹克球场和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球场50%的开放比例最为接近。鉴于绝大部分场馆开放容量不超过50%,票务收入腰斩甚至遭受更大幅度的下滑是可以预见的。好在如今的欧洲杯已不再依赖票务收入,2016欧洲杯票务收入占比仅14%,20年前该比例一度高达44%。
因此,商业和转播权益的出售便显得尤为重要。从招商情况看,欧洲杯魅力不减。欧洲杯官网列出的12家官方赞助商中,只有海信和可口可乐参与了上届欧洲杯。互联网品牌支付宝、缤客、TikTok、Takeaway.com的崛起,也代表了一股强劲的新势力,瞄向更有生命力的受众。要知道,上届欧洲杯时TikTok还尚未上线。
2016欧洲杯主赞助商企业的平均“年龄”高达84岁,而本届欧洲杯主赞助商平均年龄几乎减半,仅有44岁。中国企业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从五年前仅有海信一家,到如今支付宝、Vivo、TikTok、海信四家占据三分之一的份额,民族品牌彰显国际化野心。
无独有偶,欧洲杯转播权售卖方面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一面。欧足联与ARD(德国公共电视台)和ZDF(德国电视二台)签署了总额高达1.5亿欧元的转播合同,其中便包含了网络和社交媒体平台的直播权益。欧足联与英国BBC和ITV签订的价值1.4亿英镑的转播合同也采用类似模式。
综上所述,2020欧洲杯在赚钱方面并非如事先想象的那般悲观。在之前公布的奖金分配方案中,各参赛球队可获得925万欧元的基础奖金,冠军球队最高可获得3400万奖金,比上届欧洲杯还略有提升,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点。(张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