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河北体育文化网!
河北体育文化网
体育产业 您的位置:主页 > 体育产业 >
体育旅游日渐火热 推进规范化势在必行
2021-08-24 返回

体育旅游日渐火热 推进规范化势在必行

    奥运会让全世界体育爱好者的目光聚焦东京。体育旅游也如同这个暑期一样,变得炙手可热。在我国,体育旅游的热度也正在上升。行业数据显示,体育旅游市场正在逐步扩大。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多次发布文件鼓励“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加强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出台后,体育健身运动向着全民化、常态化、休闲化发展,在消费升级、政策红利等推动下,体旅融合愈发受到重视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体育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在多家旅行社发布的旅游线路中,“景区+露营漂流徒步”广受欢迎,这种线路以短途游为主,时间多为12天。“火山露营”“草原徒步”“骑马专线”等线路尤为热门,近期的名额基本饱和。一家户外运动机构的负责人介绍,夏天参加漂流项目的游客很多,去往海拔较高景区徒步的线路也比较受欢迎。为了保障游客安全和旅游体验,他们每期线路都有人数限制。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和马蜂窝联合发布的《中国体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提到,不同地区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体育旅游,例如华北和东北地区主要是冰雪旅游,中西部地区则依托山地丘陵、沙漠河流等开发了峡谷穿越、山地自行车、荒漠探险等项目。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常在春节、国庆等假期联合发布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户外运动需求。

    专家认为,目前人们对旅游体验的需求日益增加,很多游客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旅游者更加注重参与性、体验性和独特性。如登山、徒步等运动一样,体育运动的体验性,将为深度游带来新契机。人们都更加愿意在绿水青山中开展垂钓、骑行、跑步、登山、漂流等运动,体育运动是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的转化器。

    因此近年来,我国体育旅游呈现出户外运动游蓬勃发展,新潮时尚体育旅游热度升温,体育与文化、旅游、娱乐及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特点。数据显示,省内城市微度假、乡村旅游与户外运动、运动探险等主题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夏日避暑与漂流、冰雪、马术体育等个性体验项目相结合,成为出游新时尚。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基于新经济、新基建、新客群和新需求, 中国的体育旅游将以创新突破来实现多元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瞄准体育旅游市场,一方面除了休闲游相比传统的观光游拥有更高的利润率外,另一方面体育旅游受季节的限制相对较少,对目的而言可以弥补传统观光游淡季的损失。

    在今年5月举行的第六届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人们有了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我国体育旅游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尽管体育旅游不受淡旺季限制,但目前国内的体育旅游市场尚不成熟,也未形成相应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在一些发达国家,体育旅游所创造的价值大约占旅游总收入的25%。与之相比,我国体育旅游整体上约占旅游业年产值的大约5%

    当前,政府大力支持,资本方感兴趣,大众需求旺盛。对于体育旅游来说,还是目前面临着“三大挑战”:产品、团队、收益率。

    专家建议,要把体育项目变成可持续运营的旅游产品,首先要选准体育项目。如果把体育项目大体分为观赏类项目和体验类项目,那么体验类项目更适合做成旅游产品,比如自行车、攀岩、热气球等。体育旅游产品的设计关系到能否满足游客的体育旅游需要,是能否吸引游客前往的关键。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设计原则。其次要大众参与,切不可“为比赛而比赛”。专业竞技是“金字塔”塔尖,大众参与才是“塔基”,最终目的是吸引大众参与。再次,体育旅游项目的运营需要既懂体育又懂旅游的通才。另外,还要解决收益率问题,最重要的是,要保障体育安全。

    专家表示,体育旅游能让游客有更好的参与感,受到广泛欢迎。而另一方面,参与体育旅游项目可能存在安全风险,需要做好安全保障。“相关部门要完善体育旅游项目的标准,推进体育旅游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留住风险防控、技术指导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张月霞)


二维码
河北体育文化网 电话:0311-85266716 传真:0311-85266716 邮箱:hbstywhxh@163.com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72号东8楼815室
Copyright © 2017-2019 河北省体育文化协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010820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6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