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源:做强冰雪旅游 实现四季皆旺
作为河北省第三届冰雪运动办的承办地,近年来,涞源县借冬奥机遇,大力发展冰雪产业,解决了白石山风景区“一枝独秀”、半年闲的难题,全县山岳、冰雪、温泉、特色小镇等旅游业全面开花,涞源旅游实现了从夏季游到冬季游、四季游的全面升级。
冰雪项目
为全县旅游发展“破局”
白石山是涞源县旅游业的金字招牌,白石山旅游曾在涞源县旅游创收中一骑绝尘。但长期以来,涞源旅游结构单一,冬季旅游项目匮乏,“夏强冬弱”结构性特征明显,是名副其实的“半年经济”。
2016年,对涞源旅游业来说是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涞源县承接首届河北省旅发大会,自此,开启了旅游产业全面升级的新征程。
涞源地处北纬39度,平均海拔1000米,冬季平均气候零下10-15摄氏度,县委县政府依托独特的冰雪资源,开始积极谋划发展冰雪产业。2017年5月12日,涞源县七山滑雪场开工建设,累计投资6亿元,耗时208天,造雪面积50万平方米,建成京西南最大的滑雪场,拥有4万平方米的雪具大厅酒店综合楼,初、中、高级雪道13条,雪道总长度17千米。
七山滑雪场建成当年雪季,涞源县雪场接待游客5万人次,收入1290万元。涞源旅游出现第一次“暖冬”。
近年来,冰雪项目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逐渐凸显,涞源县委县政府持续发力,把握冬奥会重大机遇,于2020年借势建设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建成HS106和HS140两个跳台,世界体腔最大、训练功能最全的风洞实验室。此基地的建成,标志着涞源打造世界级冰雪小镇的目标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提升品质
促进冰雪旅游提档升级
冰雪产业破解了涞源全时旅游难题,不过,如何让游客在涞源旅游中慢下来、住下来、留下来,涞源从景区品质提升、城市面貌改善等方面着手,促进旅游配套设施的提档升级。
乘着旅发大会的东风,涞源县投资近150亿元,成功实施了白石山旅游观光大道、12个旅游新业态项目、13个省级美丽乡村、白石山5A级景区创建、县城容貌改造提升五大板块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近年来,涞源县持续发力,相继建设了雪霁堂、百渡食府、竹里馆、白桦林温泉谷、涞源湖旅游度假区、七山滑雪场和国家高山跳台滑雪训练基地等一大批旅游新业态项目。
“新兴旅游要素的注入,让涞源旅游实现了由白天游、半年游向全天游、全年游的转变。”涞源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辛志刚如是说。
据了解,涞源县2021年第一季度全县接待游客21万人次,创社会效益1680万元,过夜游客4.62万人次。
多产融合
助力冰雪旅游大发展
2020年-2021年雪季开始到春节前,涞源县内雪场游客人数增至2017年-2018年的3倍,营业额4725万元,是2017-2018年的近4倍,这些亮眼的数字见证了涞源冰雪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反映出了冰雪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劲。
涞源县委、县政府乘势而上,确定了借冰雪产业发展为涞源旅游注入生机和活力的基本思路,完善冰雪产业战略规划,延伸产业链条,将七山、白石山、华中三家体旅企业打捆宣传,抱团发展,带活整个涞源的酒店、餐饮等相关服务业。在发展中,涞源县不断提升冰雪产业的带动引领力,持续放大“旅游 ”效应,打好旅游、体育运动、文化、休闲康养等组合拳,促进多产融合,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涞源连续举办2届国际滑雪邀请赛、1届京津冀运动休闲体验季(冰雪季),京津冀越野滑雪赛等一系列大型赛事活动。承办的体育赛事活动,初步统计直接参赛运动员约1万人,带动随行人员和旅游者2-3万人次,拉动酒店、农家院、农特产品销售、餐饮业、运输业和景区等服务业增收。
七山滑雪场建成后的2018年底,涞源县旅游接待人次达到208.7万,总收入17.87亿元,分别比建成前2015年增长51%和132%。逐年递增的数字,证明了冰雪产业对涞源旅游的拉动作用明显,为该县旅游业提供了硬核支撑,涞源正逐步构建起全时、全域多产融合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张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