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五分钟智能健身圈”
智能健身“邢台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邢台市民于天亮如今晨练有了新去处,在自家海德花园小区门口的智能健身驿站营业后,他在那里办了月卡“尝鲜”。他说:“没有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去,各种健身设备都能用,遇到没用过的项目,手机扫码就可以学习使用方法,方便快捷。”
邢台市以智能健身驿站为载体,构建智慧社区“五分钟智能健身圈”,把低价、高质、安全、便利的智能化健身服务送到居民身边。建立了全民健身基础数据平台,为构建“智慧体育城市”和“数字邢台”提供了全民运动健康大数据支撑。在创新发展智能体育场景、推动新型体育消费业态、培育体育产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多项有益探索。
日前,通过政府引导,科技创智,数字赋能,改革创新,着力探索体育产业发展新模式,形成了“政府支持、企业运营、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智能健身“邢台模式”以及“高端健身运动平民化、小众健身项目大众化、传统健身场馆智能化、社区健身驿站公益化”的运营模式,闯出了一条符合政策、适配市情、多方受益的室内智能化健身驿站发展道路,推动了邢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邢台市主城区已建成60余家社区智能健身驿站并投入运营,总面积16000平方米,辐射周边居民达到60万人以上。月均健身人数流量30万人次,年服务群众总数能够达到360万人次以上。截止目前统计数据显示,共服务受益健身群众总数超过117万人次,固定会员健身人数超过44622余人,健身人群比例由原来的5%同比提升到30%;群众健身频次由原来的10次/月提升至25次/月;免费时间段进店参与健身活动人次达到26777次,免费健身人数达到5899人,免费享受健身人数比例达到8.6%,普遍享受门票价格优惠群众达100%。通过政府与企业签订的让利运营协议,群众到健身驿站办卡以app小程序立减形式每人每月补贴100元,共补贴群众健身消费价值达1000万元以上。
每月组织社区居民进入健身驿站享受免费的体质监测服务,达到月均300人以上。结合市、区体育局和街道办事处联合组织社区运动会、免费健身指导和社区健康大讲堂活动,平均每月参与活动人数高达2000余人。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化全民健身活动,定制化、科学化、趣味性的健身运动感受,现平均每月增长超过3000人加入到全民健身运动中来,健身群众比例增长近25%,月均健身频次增长15次/月。
智能化、嵌入式、均等化服务模式,解决了群众健身场馆少、距离群众远,服务碎片化、单一化的问题。通过向所在社区居民分时段、分人群免费开放,对参与健身群众每年超过1000万元购票补贴等方式,把高端的健身项目,平民化的价格,家门口的服务,送到广大群众的身边,从而实现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