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深州形意拳小镇创体旅产业体系
努力实现形意拳文化高质量传承与蓬勃发展
在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发展体旅文化产业的背景下,深州形意拳是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实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呢?
深州市形意拳代表性传承人张玉林,是深州王井镇羊窝村人,在距离羊窝村三华里的地方,就是形意拳创始人李老能祖师的老家窦王庄村。老能祖师的孙子李文喜、李喜顺,当年在家乡传播形意拳,徒弟数百。其中羊窝村张魁进是李喜顺的得意传人,其形意拳技精纯,一生隐居授徒。张玉林是张魁进的得意传人,他14岁拜师学艺,并走上一生为形意拳传承发展而奋斗的道路。
张玉林把传承形意拳当做自己毕生的事业,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致力于形意拳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在他的努力下,形意拳在深州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校园,走进了部队、机关,成为深州的文化标志。为了进一步推广形意拳文化,他还带领弟子在学校、工厂等地建立形意拳培训基地,并依托衡水学院“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在研究、推广形意拳方面展开合作。目前,已组织编写出3套适宜大学、中学、小学学生研习的形意拳教程,其中《深州形意拳基础教材(一)》已印制出版。此外,张玉林还倾全力筹建了形意拳文化园,为形意祖师及历代大师立碑纪念,让深州再一次成为世界形意拳的圣地。
2019年,在张玉林的积极推动和深州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王家井镇创建了深州形意拳文化小镇,以搭建形意拳传承发扬的载体,让深州形意小镇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形意拳发展的中心。
形意拳小镇总投资1亿元,分四期进行打造,目前已投资3000万元,建成形意拳祖师纪念馆、祭祖堂、形意大学、电影主题民宿群及餐饮服务等特色景点,构建集形意拳培训、交流、展演、民宿、文旅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全力打造国内外形意拳爱好者向往的圣地、形意拳交流研讨的窗口、非遗文化交流互动的景区和展示深州对外形象的名片。形意拳小镇的建设,为文旅融合树起了新标杆,对加快乡村振兴、推进当地旅游文化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是在传承人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深州形意拳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大步。不过,这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与游客消费需求仍有一定差距,还存在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景区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旅游产品单一综合效益不高、缺乏有创意有特色的体验式消费、增加群众收入效果不大、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度较低等问题,制约了其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深州形意拳在产业开发方面还需要在品牌建设、产业形态、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创新和开发。
令人可喜的是,深州人对此有了深刻的认识,除了张玉林这样的传承人在发展形意文化方面作出的努力外,历届深州市委、市政府对形意拳的传承与发展所给予的大力支持,举办高峰论坛、召开全国性形意拳技术交流、研讨大会,加强与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香港、澳门等地的文化交流,不断巩固着形意拳在世界武林中的地位……
为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深州市委、市政府还起草制定了《关于推进弘扬传承形意拳文化工程的实施意见》,坚持以形意为依托、以文化为支撑、以旅游为业态、以宣传为抓手、以传承为目标、以赛事为引领,发展传承形意文化,深化形意祖庭文化培塑。同时,各级领导在形意拳小镇参观时,多次要求深州要依托形意文化,打造集形意拳培训、交流、展演、民宿、文旅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景区,推动形意拳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形意拳是优秀传统拳种,在国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体育+旅游产业的大背景下,其更成为了一种文化和精神符号,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作为形意拳的发源地,深州人在保护、传承和发展好形意拳方面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担当。相信经过各方面的更多努力,形意拳在深州能够形成产业体系,并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州形意拳”品牌能够走向世界,并在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内外传播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使更多的人了解形意拳、习练形意拳,让这项国家级非遗不断发扬光大!河北省体育文化协会主办
第八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意拳高峰论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