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古代的体育文化节
清明时节,百花盛开,精神与身体的共同需求促进了体育活动的自然开展。于是,清明节成为以祭祀为主线,以多种体育活动为核心的“体育文化节”。
唐玄宗李隆基一首《初入秦川路逢寒食》“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说明回长安的人在途中看到民众依托寒食开展的蹴鞠、秋千活动。“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斗敌鸡殊胜,争球马绝调。”“从来”一词说明年复一年的节日重复,而斗鸡、马球活动则是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依托清明节开展的体育活动开创了群众体育的开端。
清明节,在全民运动的同时,开创了以运动取乐的过节方式。唐代清明节的全民放假制令,“京师隶将作,女子隶少府缝作,腊、寒食(均放假)二日。”后代承继连“流囚、居役”都放假,使全国人民不分贵贱,不分身份,拥有了同一时间,围绕同一主题的活动。在这个规定的同一里,推广了全国性寒食体育活动的开展。清明节体育活动很少自娱自乐开展,基本是群体性的。所以文献谈到古代开展体育活动的场面之大,或几百里赶赴,或人山人海,其浩大不亚于今日之大型运动会。万俟咏“蹴鞠秋千,又是无限游人”,吕渭老“香红飘没明春水,寒食万家游舫”做了最好的解释说明,与今天倡导的全民健身、重在参与极其相似。
清明节体育活动的全民参与性使唐代清明节的体育活动项目在开展之初就很广泛,仅唐诗里明确提到的体育项目就有蹴鞠、秋千、击鞠、斗鸡、丸剑、绳技、镂鸡子、帖毛球等,诗人在节日期间亲历或亲见之记录的体育项目16 项之多。清明节广泛开展体育活动的方式在宋代得到进一步发扬,增加了泛舟、龙舟竞渡 、游园、马戏等运动形式。到明代,走马放鹰高阜平冈,斗鸡蹴鞠……浪子相扑、童稚纸鸢,更加丰富了清明节的体育活动内容。(郭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