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体育知识 传承体育文化
杨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是历史悠久的拳术,太极拳的重要流派之一,是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发展创编的。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杨露禅三下河南陈家沟向陈长兴学习拳艺多年后自成一派,形成了自己大松大柔的独特风格。杨露禅将自己所学太极拳中的一些高难度功架简化,使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适合大众练习。其传人杨澄甫以大架为本,最后定型为当今流行的“杨家太极大架”。杨家内部仍然有大、中、小和长拳的传授,但是拳架招式是以杨澄甫定型的大架为主。
杨氏太极拳包括两项基本内容:一是太极拳套路,分大、中,小架,快架,炮锤,提腿架,三十二短打,散打单练桩功等;二是太极拳器械,主要包括太极剑、太极刀、太极十三杆(杨家枪)等。
杨式太极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朴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含胸拔背,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内外结合,中正安舒,轻松自然,轻灵沉稳,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杨氏太极拳姿势舒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故而流传最广,不仅国内各地均有人习练,而且海外已传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太极拳被国际公认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具有保健性、技击性、艺术性三个鲜明的特性。
2006年5月,杨氏太极拳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冯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