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义:比武“输了一次”,但虽败犹荣!
李存义生于清光道二十七年,原名存毅,后改名存义,字忠元。少时家贫,以帮人赶车为生,等到长大,练习长短拳技,习武九年,为人厚道,走南闯北,切磋武艺,所向无敌,名威声赫,家乡父老称他是“河北门神”,武林人誉其为“北侠”。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致使国力衰弱,常有外夷入侵,李存义保家卫国心切,毅然决然辞职,与叶云表在天津创办了北方最大的民间武术团体——中华武士会,亲任会长,教授拳法,想要以武救国。这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民间武术组织,吸引了众多武术爱好者前来拜师学艺。李存义说:“形意拳,国术也;国术,保家卫国之术。”因为他只提到了形意拳,引起其他门派不满,纷纷上门挑战。
一天,沧州武师刘某找来,点名要和李存义比试。老李说:“我开办武会,目的是唤起民众加入到习武行列,不再受人欺凌。你我都为华夏子孙,应团结起来保卫国家。”刘某狂妄地说:“李会长连武都不敢比,还谈什么保家卫国?”李存义见状,便慨然应允,刘某擅于运用大杆枪,老李说要用器械与之对决。刘某大怒,用杆尖向李存义腹部挑去,他不但没躲,还上前一步,用腹部顶住杆尖,大杆弯曲成弧状,然后利用丹田发力,将刘某弹出几米远。刘某恼羞成怒,从地上一跃而起,徒手扑向李存义,老李跳到刘某身后,只出了一拳,便看见刘某跪地滑向前方数十步。刘某大惭,跌跌撞撞出了武术会,自觉颜面扫地,拳场随后也关门了。
李存义闻讯,心里很不是滋味,想了个万全之策,帮助刘某重振旗鼓。某天,刘某接到了一张挑战书,下款正是李存义。他气愤至极,心想:我就是战死,也不能被你吓死!二话不说应了战。比武当天,看热闹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挤得水泄不通。可谁知,两人开战,刘某招招制敌,每一招都是狠招,而李存义是为了帮助刘某挽回声誉,刀刀都是虚招,半晌过后,忽然,李存义的单刀脱手,急忙跳出武场,双手抱拳说道:“甘拜下风!”
此举,可是让刘某出尽了风头,他的各个拳场又宾客如云……然而刘某明白,李存义是帮自己来恢复场子的,他从心底里佩服李存义的为人。不久后,刘某带了重礼找到李存义,表示感谢,二人从此成了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