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河北体育文化网!
河北体育文化网
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 您的位置:主页 > 全民健身 >
“省级统筹 市级指导 县级审查” 我省体育系统
2022-05-25 返回

“省级统筹 市级指导 县级审查”

我省体育系统积极推进“双减”工作

本报记者 宋云杰 通讯员 蒋磊

“省体育局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及省委、省政府相关要求,借鉴了浙江、天津等地经验做法,会同省教育厅印发《河北省非学科(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冀体青字〔2021〕35号),在校外体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适用范围、基本条件、党组织建设、机构设置、场地设施、安全保障、人员资质、培训内容、收费管理、组织实施等九个方面明确标准,进一步规范我省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培训行为。”

“双减”政策出台后,河北省体育局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体育系统优势,为广大青少年做好体育服务“加法”。特别是根据我省“双减”实施方案及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省体育局积极开展“双减”相关工作,于2021年9月,省体育局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组书记、局长张泽峰担任,副组长由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文革担任,相关处室工作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青少年体育处。并根据《河北省“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由体育部门加强监管并制定审批设立标准,行政审批部门严格审批”的相关要求,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国家和我省文件精神,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校外体育培训机构管理有序开展。

另外,省体育局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及省委、省政府相关要求,借鉴了浙江、天津等地经验做法,会同省教育厅印发《河北省非学科(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冀体青字〔2021〕35号),在校外体育培训机构设置标准适用范围、基本条件、党组织建设、机构设置、场地设施、安全保障、人员资质、培训内容、收费管理、组织实施等九个方面明确标准,进一步规范我省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培训行为。

其中,《标准》规定,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设立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具备符合相关规定;具有必要的组织机构、规范的章程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具有充足稳定的开办培训资金;具有与所开办培训项目相适应的培训目标、培训计划以及符合要求的培训内容材料等;具有与培训类别、层次、规模相适应的,有资质的从业人员;具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培训场所(地)及设施器材;体育主管部门出具的批准证书或批准意见;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文件规定的其他条件。

《标准》要求,培训的项目内容及材料,应根据国家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目标及内容,开展与培训对象的年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等相匹配的相关专项运动技能项目培训。各地结合地区实际可设置适宜本地区推广普及的,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冰雪体育活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和其他新兴体育运动项目。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应制定与其培训项目相对应的培训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运动伤害。体育运动项目和体育活动的教育教学培训内容不得违背党的教育方针,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以“健康第一”“以体育人”为目标,符合青少年身心成长及体育运动科学发展规律。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所开展的培训项目应落实自主管理责任,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项目分类鉴别指南》的要求,自觉按照“非学科类”的相关管理要求,规范开展培训活动,不得出现名不符实的情况,不得隐形变异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活动。培训材料应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要求。

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今年2月至5月,省体育局采取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会同省教育厅、市场监管局、公安厅以及石家庄市教育局、体育局、市行政审批局、公安局等单位对石家庄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和管理部门多次进行座谈调研,并通过电话、视频等形式向唐山、衡水等地校外培训机构征询意见,了解机构需求,探索管理办法。

通过调研,省体育局初步确定了“省级统筹、市级指导、县级审查”的监管原则,即省体育部门制定管理办法,市级体育部门细化工作流程,县级体育部门进行前置审查,通过线上审查资料,线下实地核查,对全省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实施前置审查、课程审核、专户缴费、课后评价全过程监管。具体实施,由县级体育部门进行前置审查,拟办培训机构按照《设置标准》线上提交审查材料,而后进行实地核查,县级体育部门出具审查意见,拟办培训机构凭审查意见申请《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对已有《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的培训机构限期进行前置审查,审查通过后继续经营,未通过审查机构停止培训行为,直至审查通过后方可开展培训工作。省市两级体育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对前置审查工作进行线上监管,并不定期进行线下抽查。目前,《河北省非学科(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已起草完成,并通过合法性审查,下一步将征求省相关部门、局系统相关部门和各地市体育部门意见后按报审印发。

在如何做好“服务”,更好地促进和规范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发展方面,省体育局计划从三个方面加强管理引导。一是建设河北省校外体育培训机构综合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开展前置审查、信息公示、学员选课、预付费管理、评价反馈、“黑白名单”等全过程监管服务,实现管理部门、培训机构与学员的无缝连接,打造“互联网”管理闭环,为培训机构和学员提供便捷服务,规范校外体育培训行为;二是开展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评级工作。在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准入审查的基础上,通过等级评定进行工作衔接、动态管理和规范提升,推动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推进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防范行业风险,促进全省体育培训机构健康有序发展;三是支持优秀体育培训机构做大做强。通过机构评级工作,筛选优秀体育培训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体育培训机构进校园、体育消费券等多种形式,支持优秀体育培训机构健康快速发展,全面推动我省体育产业发展。

接下来,省体育局将在省“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指导下,会同省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河北省非学科(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备案审核流程,加快研发校外体育培训机构综合管理平台,尽快实现对全省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全过程监督。

 

■青少处 供图


二维码
河北体育文化网 电话:0311-85266716 传真:0311-85266716 邮箱:hbstywhxh@163.com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72号东8楼815室
Copyright © 2017-2019 河北省体育文化协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010820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6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