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烟火气” 回归大自然
国家体育总局明确安全有序恢复线下体育赛事
本报讯(记者 冯晶)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发文明确提出,将按照“一赛一审”要求,安全有序恢复线下体育赛事,加大马拉松、自行车、登山等户外运动赛事供给,力争做到国内赛事应办尽办,并强调加大赛事转播力度,应转尽转。
根据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 激活力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未来要加大赛事供给。按照“一赛一审”要求,安全有序恢复线下体育赛事,加大登山、赛艇、帆船、马拉松、自行车等户外运动赛事供给,组织开展“体总杯”全国三大球城市联赛,启动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优化赛事结构、提高观赏性、加大转播力度,力争做到国内赛事应办尽办、应播尽播。公布全国运动会、全国冬季运动会及全国单项体育赛事目录,公布办赛指南和申办办法,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市场主体承办。丰富健身活动。继续开展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等各项线上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全国社区运动会、“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等主题健身活动等;以“8.8”全民健身日为契机,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面向青少年组织开展“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支持有条件的国家队将运动员训练场景向公众传播,组织开展国家队公开课。组织开展冠军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丰富普及运动项目、推广体育技能、传播体育文化的方式,不断激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方案》提到,要有序推动体育系统所属的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组织或承接各类全民健身和体育竞赛活动;在保证专业运动队日常训练和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动体育系统训练中心、基地和体校内的部分场馆场地向社会开放。支持各地加快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健身步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等体育设施建设进度。
要促进体育消费,深化体育消费试点工作,推动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通过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培育体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放体育消费券、组织体育消费节等措施,更好满足群众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体育消费需求;要结合疫情防控形势适时举办全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中国体育消费博览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释放体育消费潜力。
此外,《方案》还提出将带动体育就业,引导鼓励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多渠道开发体育就业岗位,创新探索灵活就业方式,吸纳更多社会人才从事体育工作。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