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河北体育文化网!
河北体育文化网
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 您的位置:主页 > 全民健身 >
身边的健身场地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沧州已超额完成今年体育惠民工程任务
2022-08-03 返回

河北体育惠民工程巡礼系列报道三 沧州

身边的健身场地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沧州已超额完成今年体育惠民工程任务

盛夏时节,行走在沧州市区大运河畔,除了徐徐微风,满目青翠,与一河流淌的清水相伴的,更有市民健身的火热场景。

聚焦“运河边”

体育惠民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添彩

“我们每天吃完晚饭就到百狮园来走走。白天工作生活压力大,晚上出来运动运动挺好的,缓解一下压力。这两年市区运河两岸越建越好,走在河边神清气爽!”7月25日傍晚,沧州市民高先生在沧州百狮园进行健步走。他说,作为一名健身爱好者,他见证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来,大运河沿线的巨大变化。“以前这里就是河坡菜地,环境脏乱,杂草丛生,周围还有不少垃圾。现在碧波荡漾,游园成片,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他说。

沧州市百狮园生态修复区原是大运河沿线的两个城中村。近两年,沧州市全面推进这一区域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河道清淤、征迁安置、垃圾清理等措施,将这里打造成面积470余亩的生态公园,并配有体育惠民工程,于今年5月1日正式开放,建设有儿童游乐健身区、百狮园全民健身区、多功能运动场地区,包含羽毛球、篮球、乒乓球、多功能运动场地、健身步道、健身路径等场地设施。

而与高先生同样爱好健身的戴先生,每晚都会到百狮园的篮球场打球。“我基本上是天天来这打球,这场地好,氛围也不错。”发球、运球、传球、断球、拼抢……篮球场上时而紧迫催促,时而欢呼呐喊。这一幕几乎每天都在百狮园修建的篮球场上上演,置身其中无不被体育的热情所感染。

沧州自古因大运河闻名,大运河自南向北流经沧州境内215公里,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许多灵动。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使大运河获得新生,而相得益彰的体育惠民设施,让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展现出勃勃生机。

据沧州市体育局群众体育科绳静介绍,沧州市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深入推进中心城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并将此作为带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与落脚点,在大运河带项目建设中植入体育元素,推动构建“河为线、城为珠、线穿珠、珠带面”的融合发展格局。今年沿大运河带铺设健身步道15公里,建设体育场地设施100余处,全力推动大运河及沿岸华丽转身,书写了新时代河城互动新篇章。

聚焦“基层中”

体育惠民完善群众身边健身设施

下楼步行几分钟,市民就可以享受在家门口健身的快乐,你能想象吗?7月26日早上,记者在沧州泰和世家小区的健身场地上,杨杰带着自己六岁的儿子在篮球场上拍球。“暑假期间,让孩子每天拍拍球,趁机锻炼一下身体。”杨杰是泰和世家的一名业主。几乎每天,她都要带孩子来打球。“我们附近能健身的地方不多,能在小区楼下就有这么一片体育场,下楼就健身真的不错。”杨杰说,“这里不是专业场馆,但条件一点儿也不差,周边的环境也很好,我们都很喜欢!”

据绳静介绍,泰和世家小区总面积53.8万平米,共计3899户居民,建设有包括足球、篮球、羽毛球场地及健身步道、健身路径等场地设施设施6000平米。一到夏日傍晚,孩子们嬉戏玩闹,大人们一边在健身器材上健身一边唠着家常,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在沧州运河区的创意主题公园,记者看到于女士带着孩子正在二代智能健身器上锻炼身体。这里是一处城市口袋公园,同时也是运河区首家创业主题公园。沧州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建设一批。“今年,我们结合城市更新工程,在这个公园里增设了智能健身器材,周边有很多的小区的居民经常来这健身,锻炼身体。通过健身设施的安装的,丰富的群众的健身场地,补齐了群众身边的健身短板,也给群众健身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健身去处,也是我们我们今年城市更新的体育设施建设的一个亮点。”绳静说。

为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结合沧州市委、市政府“城市更新”重要决策部署,按照“因地制宜”“一处一策”的原则,建设群众身边举步可达的体育场地设施,着力解决群众“去哪儿健身”难题。今年在社区、小区、城市公园绿地等建设社会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健身设施300余处,积极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

除此之外,沧州市体育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基础上,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村民打造更多健身休闲场地,让农村体育基础设施更加丰富,品质更加提升,农村群众生活更加便捷。今年以来,通过实施体育惠民工程,在基础乡村建设了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健身路径等体育设施600余处,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体育力量。

聚焦“回头看”

发挥督导“指挥棒”作用

绳静表示,今年,沧州市落实省委省政府20项民生工程部署要求,在省市“双创双服办“的领导支持下,按照省体育局的总体安排,大力实施体育惠民工程。截止目前,完成健身设施建设1069处、新建足球场建设完成21片、篮球场建设完成43片、健身步道建设完成55公里,高标准举办冰雪赛事活动743场(次),已超额完成沧州市总任务量。

沧州市如何做到年中就超额完成沧州市总任务量的,绳静介绍,沧州市体育局素来重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实施2022年度民生工程为抓手,加快全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副处级干部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民生工程双创双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民生工程工作专班,实行专班工作制,由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双创双服”总体推进。制定了《沧州市2022年度体育惠民工程实施方案》

2022年度计划新建、更新体育设施968处,新建或改建社会足球场20个、多功能篮球场39个、健身步道48公里。为了高质量完成任务,将任务细化,层层分解至各县(市、区)。各县(市、区)按照分解的任务,制定了县级全民健身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成。组织召开了“双创双服”民生工程动员会和推进会,全面推动布署民生工程各项任务。

其实,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绳静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沧州市所辖各县(市、区)财政资金紧张,依靠各县财政资金不足以保障体育惠民工程总任务量完成。对此,沧州市体育局积极跑办市级财政资金300余万元用于采购健身步道、足球场等设施,制定《沧州市体育局关于下拨体育惠民工程器材的分配方案》将器材分配至各县(市、区),确保体育惠民工程物力有保障。

为确保工程按时按量完成,沧州市体育局还加大督导力度。根据《沧州市2022年度体育惠民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制定了《沧州市2022年体育惠民工程建设进展统计表》,对各县(市、区)体育惠民工程进展按月统计,并进行可量化排名,排名结果全市通报,对进展排名靠后的县(市、区)体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同志进行约谈。

下一步,沧州市体育局将组织开展体育惠民工程“回头看”活动,发挥督导“指挥棒”作用,加大对各县(市、区)体育惠民工程质量督导检查力度,对已完成的体育惠民工程持续跟踪问效,切实提升群众体育健身获得感、幸福感。

 

■市民在沧州运河区创意主题公园健身。  冯晶 摄

 

■市民享受在家门口健身的快乐。  冯晶 摄


二维码
河北体育文化网 电话:0311-85266716 传真:0311-85266716 邮箱:hbstywhxh@163.com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72号东8楼815室
Copyright © 2017-2019 河北省体育文化协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010820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6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