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体育惠民工程巡礼系列报道六 衡水
“这里的场地设施非常好”
衡水市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
衡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惠民工程,凝聚各方力量建设体育场地设施,2022年7月底,已经完成1261处健身设施,12片足球场、26片多功能篮球场、35公里健身步道,举办各类冰雪赛事活动450场(次),提前超额完成各项任务。
结合小区改造
打造便民体育健身场地
在衡水市冀州区冀建胡同的运动场地上,记者看到,三三两两的健身群众,晚饭后在这里打乒乓球,踢足球。“这里的场地设施非常好,我经常来这里打球,而且这里离我家很近,来锻炼打球非常方便,和球友们在这里打球体验非常好。”来此健身的群众说。
而此前,这里以前是一片废弃平房,脏乱差。今年被住建局列入老旧小区改造点,冀州区体育局联合住建局,平房拆除后,在这里修建了一处多功能篮球场和一处5人制足球场,并配备了健身路径、乒乓球台等设施。成为了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健身设施比较齐全的体育健身场所,满足了周边群众的健身需求,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
打造“乒乓球城”
利用特色将惠民落到实处
近年来,衡水故城县以增强人民体质为目标,以打造“乒乓球城”特色名片为抓手,在促进其他体育项目发展前提下,将乒乓球作为主要体育项目进行研磨打造,聚焦完善健身设施、培育文体队伍、推出运动赛事,不断丰富公共体育设施供给和公共服务能力。
高标准配套基础设施。以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建设为主,加大乒乓球运动场所建设,优化器材设施配置,对县域内学校、社区、村镇等处和公园、场馆等公共场所,配置安装了1700余台乒乓球台案设施,为乒乓球活动开展提供强力的基础性保障。随着乒乓球健身场地的陆续落成、健身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进行体育锻炼。
“建造这么多乒乓球馆挺好的,培养孩子的兴趣,平时在家里也是拿着乒乓球拍往墙上一个个拍,现在有了健身场地练习更方便了。”在小区练习乒乓球的居民说。
高频率推出健身惠民活动。故城县将“以赛代练、赛练结合”作为创建乒乓球城的有力抓手,在校园、俱乐部等多个领域组织开展各类乒乓球活动、赛事。先后开展了乒乓球健身活动友谊赛、邀请赛等赛事;同时组织开展乒乓球活动观摩展示,带动普通群众的参与意识、接受“国球”熏陶,提高县域乒乓球活动知名度和影响力。
定期举办的乒乓球赛、完善齐全的健身设施、随处可见的锻炼身影……眼下,在故城县城区内,以乒乓球为主的群众体育活动正蓬勃开展,全民健身氛围愈发浓厚。全民健身没有终点,故城县牢牢把握民生需求,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把体育惠民推向深入、取得实效。
凝聚社会力量
推动体育惠民工程落地
正值暑假,在位于衡水市恒丰理想城小区南侧理想体育公园里,每天可以看到络绎不绝的学生们在运动场上挥洒着汗水,享受着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这个篮球场场地质量很好,橡胶地面,运动起来很舒适,而且还在家旁边,来这里打球很方便,我很喜欢!”在此运动的张同学说。理想体育公园是衡水市“通过政府支持,凝聚各界力量”的方式建设的体育公园,该公园全部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公园里建有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和轮滑场地、健身步道、健身路径等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该公园附近居民多,紧邻恒丰小学,非常方便广大青少年儿童和群众健身,受到一致好评。
而位于市区的飞辰室内综合馆也是政府支持,全部民营投资建设的室内体育综合场地。该馆是由厂房改建而成,建有200米田径跑道,10块羽毛球场地,2块足球场地,2块篮球场地。来此健身的群众也都反映,“在这健身、训练不再受天气影响,非常好。”
近年来,近年来衡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积极打造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探索“融体于绿”的思路,在市区修建了滏阳河体育公园、衡水湖健身步道、自行车骑行道等,还在人群较为集中的公园、社区、广场等地安装、改建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设施,衡水市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极大程度的满足了群众多样化、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健身需求,提升了广大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衡水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平荣峰表示:“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发挥各县市区优势,多措并举,多渠道加快推动体育惠民工程落实。通过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短板,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市民享受在家门口健身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