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讲堂”结合“小课堂”
今年我省将培训各级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6600人
日前,记者从河北省体育局了解到,2023年河北省将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实现每千人拥有2.16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年培训各级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6600人以上,培训健身健康方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1000人。
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各地体育部门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加强各类体育协会建设,培育、引导、支持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着力构建以各级体育总会为枢纽、各类体育协会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主体的科学健身组织网络。全省体育社会组织达到3000个以上,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贴近群众身边,是指导群众科学健身的中坚力量。今年河北省体育局将持续加大培养招募力度,鼓励取得高等体育专业学历人员、在职体育教师、教练员等发挥专业优势,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体育指导员行列。建立分区包片机制,明确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到分包的公园、广场、社区、农村等活动现场,为群众提供专业化健身指导。特别是要发挥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全国冠军示范引领作用,建立优秀运动队运动员进学校、进社区健身指导机制,推动竞技体育发展成果更好服务全民健身事业。年培训各级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6600人以上。
培育“小蓝帽在行动”志愿服务品牌,开展“科学健身大讲堂”“健身健康小课堂”。建立省优秀运动队运动员进学校、进社区开展健身指导机制,发挥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引领示范作用。
建立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省体育局将会同省卫健委,在每个市打造1家医疗级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并达到“五个一”的要求。每个中心要有一个诊疗室、一个健身与健康融合团队、一套运动处方、一个运动干预室、一批合作的健身机构,为就诊患者对症施治,同时提供专业健身运动和康复训练指导,促进患者加快恢复健康。积极推动建立健身与健康信息化平台,推进体检信息、体质监测、医疗记录、运动能力评估等数据互联互通。每年培训健身健康方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1000人,为基层群众提供健身健康指导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实施干预,发挥健身在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提高人均预期寿命。
■河北省将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