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培育冠军之花
保定市竞秀区体教融合结硕果
“多年来竞秀的校园,培养出钱红、郭晶晶、王涵、李冰洁等12位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拥有国家级运动健将23名、国家一级运动员150余人,全区中小学生运动员注册数量1444人,说是“冠军的摇篮”一点都不为过。”
走进竞秀区各中小学,篮球、足球、轮滑、田径、羽毛球等体育项目训练开展得有声有色。孩子们学会运动技能,享受运动乐趣,还能在各级校园赛事中大显身手。
“从我们的校园里,走出过世界冠军!”竞秀区教育和体育局每次提到该话题,就满满的自豪感。确实,多年来竞秀的校园,培养出钱红、郭晶晶、王涵、李冰洁等12位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拥有国家级运动健将23名、国家一级运动员150余人,全区中小学生运动员注册数量1444人,说是“冠军的摇篮”一点都不为过。
仅仅一个区,如何培养出这么多体育健将?答案是夯实基础,积极构建独具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路径。
制定政策
近年来,保定市竞秀区在省体育局大力支持下,多部门联席互动多管齐下,完善体育教育体系,拓宽体教融合领域,丰富体教融合内涵,推动体育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构建“大体育”格局。
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专题研究部署体教融合工作,打造全方位全链条政策支撑体系。特别是2021年河北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2022年保定体育大会召开以来,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工作部署,成立体教融合发展中心,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体教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优秀运动员教师教练员奖励办法》等文件,创新推进体教融合高质量发展。2021年竞秀区被评为河北省首个体教融合示范区,河北省体教融合现场会在竞秀区召开。2022年3月,在保定市体育工作大会上竞秀区作典型发言。竞秀先行先试,总结形成了“11644”体教融合发展新经验。
目前,全区有20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占中小学校总数(44所)的45.5%,占比超过1/4。全区小学生参加各种正规赛事人数占比不小于小学生总数的1/3。其中,组织开展了阳光体育大课间评比活动,以及校运会、校趣味运动会等正规赛事,参加人数达到100%。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优良率达35%以上。
思路清晰
对于体教融合工作如何开展,竞秀区有着自己的思路和设想,即打造两架马车,形成双轮驱动,完善四级赛事,整合体育资源。
其中,两架马车是通过狠抓田径和体操两大基础体育运动项目,夯实全区青少年体育运动能力基础,提高体质体能水平;推进学校和社会体育组织融合发展,形成“双轮”驱动,构建多元体育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多样化需求,助推体育传统特色校建设;完善四级赛事体系,承办国家级赛事,包括体育运动大项和小项目比赛,打造优势项目,提高学生参加正规赛事的规格和数量;以体教融合为引领,促进体育资源共享共建共创和体育事业多元发展,共筑健康之区、体育强区。
具体目标是到2024年,实现全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全覆盖;实现初中学生体质健康优良比例保持稳步增长,优良率达到60%以上;持续保证小学生参加正规赛事人数全覆盖。
硬件更硬
竞秀区天鹅小学的轮滑场上,学生们穿戴好头盔、护具、轮滑鞋……在保定猎隼轮滑滑冰俱乐部教练带领下积极训练。该校是保定市首个建成标准200米环形轮滑、速滑训练(比赛)场地的学校。据了解,自2008年起,学校就将轮滑列为校本课程。近两年,学校向保定市轮滑滑冰队输送队员40人以上。
由此可见,体育成绩获得提升,训练场地必不可少。竞秀区在高标准建设体育场馆方面给予学校大力支持。特别是2022年以来,新建、在建学校7所,总占地面积441.29亩,总投资达19.6亿。新建、在建学校均有高标准体育场馆设施,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体育运动保障。位于竞秀区西二环的保定市体育中心总规划用地约517亩,总投资约20.2亿,将于202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同时,该区还在谋划两个体育场馆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面积约55亩的竞秀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占地25亩,由亚运会冠军、前国家游泳队队长王大立投资建设的“保成体育训练基地”项目。
上述三个大型体育场馆建成以后,能满足举办各级别赛事和群众体育锻炼需求,辐射竞秀全区。
资源共享
竞秀区沈庄小学、前进小学等学校位于主城区,想开展足球项目训练,却受困于场地不足。邻近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新秀学校拥有标准足球场。根据竞秀区的体育资源共享制度,新秀学校免费敞开足球场、游泳馆和篮球馆的大门,实行多校分时段共用,极大地提升了场馆的整体利用率。
近年来,通过校际联合,竞秀区着力推进体教融合,让每所学校的特色项目得以拓展,中学与小学均实现了从“一校一品”到“一校多品”的发展转变。如保定二十六中的足球、篮球、田径,保定七中的橄榄球、游泳、羽毛球……能进行体育项目匹配的中学明显增加,孩子们升学后继续训练更加容易。
目前,竞秀区辖区内已挂牌8所“保定市体育资源共享中心校”,实现全区18所学校的场地、师资、竞赛、教学全方位共享。2023年新增1所共享中心校,14所农村学校实现了体育资源共享。2024年底,该区将实现体育资源共享全覆盖。
竞秀区还积极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建设社会篮球、足球场地、体育公园等户外体育设施,在社区、街道大量安装健身器材,为学生提供了随时随地健身锻炼的条件,对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增强了为青少年的服务能力。
拓宽出路
“注意跑位,传球,传球!”作为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保定二十六中的学生们对足球有着“谜”一样的热爱,家长们也非常支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的出路更广了。
据了解,根据保定市相关规定,体校在招收专项突出的学生时,可以额外给予一定名额,目的是保证孩子训练的连续性。到了高中阶段,针对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各校自主招生情况也在改善。无论是招生时涉及的训练项目范围,还是招生的名额相较以前均有明显增加。
在提供相关政策支持的基础上,竞秀区还充分利用保定“奥运冠军之城”建设契机,发挥人才优势,成立了“奥运冠军工作室”,邀请钱红、庞伟、李冰洁等7位冠军入驻,培育未来冠军,加快资源动能转换。该区还启动了冠军回乡计划,与奥运冠军李冰洁、葛杨等6位冠军签署了合作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战略合作备忘录。其中体操世界冠军范晔的快乐体操已在全区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了广泛推广,实现了少儿体操全覆盖;2022年7月,“葛杨名门乒乓球冠军训练营”首期落地该区竞秀学校。
成长体系的搭建,让竞秀区实现了从小学到中学“青训不断档”。目前,竞秀区已建立起小、初、高各学段“一条龙式”的人才培养链条,让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有学校可选、有项目可练,青训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提升师资水平,满足多元体育需求,是不断发现人才,实现人才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该区不断加强对体育教师各项技能培训,积极实施“人才领航”计划,选聘体育冠军入职竞秀区,满足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多元需求。
完善赛事
一声哨响,孩子们利落地跃入泳池,摆动双臂、奋力摆腿,铆足劲向前游动……竞秀区乐凯小学的班内对抗赛进行的紧张激烈。
除此之外,该校每周都会针对不同项目,组织各班对抗赛,先是班内竞争,再到校内比拼,佼佼者将有机会进入更高层级的赛事。
同样的场景也在竞秀区各中小学上演着。这是该区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意愿的基础上,系统性建立起“周周有班级赛事、月月有校级赛事、定期有区域赛事”的分学段、跨区域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常见项目均被纳入,从而实现以赛促训效果。
在抓好四级联赛的基础上,竞秀区还积极对接全国高规格赛事。实现了聚焦四级联赛,着眼高端赛事,推介竞秀品牌,营造良性赛事生态的竞秀体育赛事发展场景。
多层次、多领域的赛事活动,为孩子搭建起广阔平台,也让体育后备人才更易脱颖而出。东京奥运会游泳金牌获得者李冰洁就曾在竞秀区新市场小学读书,正是在学校游泳比赛上被选中,开启了省队、国家队的运动生涯。
另外,在开展体教融合工作中,竞秀区始终把抓好政治建设、增强体育社会组织政治意识放在首位。实行体育社会组织重大事项备案制度,落实活动安全主体责任,对社会组织举办活动可行性、安全性进行监管,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