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向海谋发展 体教融合谱新篇
秦皇岛体教融合特色鲜明蓬勃开展
“结合实际、突显特色、因材施教。近几年,秦皇岛依据自身独特的依山向海的地理自然资源以及协办过奥运会、亚运会等相关赛事的社会人文环境优势,结合体教融合工作,提出优先发展足球、帆船优等项目取得实效。”
近日,河北省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体教融合)先进地市媒体巡礼活动来到秦皇岛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实地采访,在青龙满族自治县阳光学校、海港区耀华小学、西港国际航海中心培训中心和海港区逸城学校等地,看到了一幅幅孩子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阳光画面,绘就出该市各地体教融合工作蓬勃发展,青春无限的靓丽体育运动风景线。
绿荫逐梦想
快速跑位、及时接应、右脚领球、左脚回拉、转身射门……流畅的动作一气呵成,引来队友们的阵阵喝彩和掌声。虽然是暑假期间,炎热的天气依然挡不住耀华小学孩子们足球训练的热情。“练习足球让我的胆子越来越大了。”三年级学生周梓彤清楚地记得,自己刚刚接触足球时,“害怕对抗,总是躲球。一周后,胆子就大了,也敢抢敢拼了。特别是第一次代表学校比赛,发队服时,激动地尖叫着向同学炫耀,足球让我更自信了!”
“平时训练安排在早晨和下午放学后,主要是技术技能练习。暑假期间是每周三练一赛。”该校体育教师兼足球校队教练李晨阳介绍,“有早训和午训,早训以足球基本技术练习为主,午训以技能、对抗练习为主,周末会约当地足球队伍和外地足球队进行比赛。孩子们非常喜欢足球,许多学生家长反映,练习足球后身体强壮了、懂事稳重了,性格也更阳光了。”
据了解,耀华小学从2008年启动校园足球特色建设工作至今已有15年,“全体学生都训练足球,每个班级都有足球队,表现好的学生可以成为校队成员。”耀华小学副书记李艳杰表示,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称号,获得诸多的校园足球专项奖励。目前,学校有男甲(五、六年级)、女甲(五、六年级)、男乙(三、四年级)、女乙(三、四年级)4支队伍。
足球还让许多学生有机会参加全国、省级校园足球的冬令营、夏令营,累计达280多人次,20多名队员入选全国总营,并向秦皇岛市体校、专业足球俱乐部输送专业球员达100多名。“还有很多队员以足球特长生的身份进入市重点初中、省级重点高中和成都大学等高等学府就读,畅通的上升通道保证了优秀足球队员的光明前途。”李艳杰认为,取得的成绩得益于该校足球开展的每天一操,每日一训,每周一课,每月一赛,每学期一届班级联赛,每年一次足球吉尼斯或足球嘉年华,每年一次全运会,每两年一次足球文化节等‘八个一’工程。”
不过,由于近年来海港区有近40所校园开展了足球特色教学,这让耀华小学全体师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在不断提升校队专业能力及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的同时,还认真总结训练、比赛表现出来的不足和成功经验,“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弘扬校园足球特色,努力开创耀华小学的新篇章,与兄弟学校一道携手将秦皇岛足球名片擦得更亮。”
青春扬碧波
陆上项目开展成效显著,海上项目同样亮点频现。
西港国际航海中心训练场上,孩子们熟练地驾驭着帆船破浪前行,在海上尽情地展示着自己,肆意感受帆船运动的独特魅力,蓝天下的蔚蓝海面在点点风帆的点缀下如诗如画。
“做迎风换舷的时候在保证动作要领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失速。”训练间隙,小队员们坐在随波浪起伏的帆船上认真观看着教练示范。“顺风换舷首先要确保船只处于稳定状态再进行身体、舵、帆的相互配合。”
熟悉了动作要领,孩子们又开始下一组训练。“在海上与风浪搏斗和在陆地上完全不同。”正在整理训练器材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逸城学校学生汤雨彤高兴地说。“暑假能在这里学习帆船与大海相伴,让我感受到了别样的快乐和自由!”
据了解,西港国际航海中心是一家安全、专业、 服务、品质至上的帆船教育培训机构。今年,由秦皇岛市海港区教育和体育局联合西港国际航海中心共同举办了“2023秦皇岛市海港区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前期已完成海洋和航海文化课程、航海绳结课程、帆船运动体验课程和基地校帆船社团课程,接下来“小手拉大手,亲子体验课、帆船校队训练课、帆船走训营等课程也将按计划如期开展。
由于有了俱乐部等社会力量和学校紧密结合,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刚刚参加训练的孩子们就是在相关活动中慢慢喜欢上这项运动的。”西港国际航海中心总经理田寿伟介绍,“我们的目标是进一步扩大帆船运动进校园试点范围,在2022年已落地10所基地校、2229名学生参加帆船活动的基础上再增加8所新的基地校,目前已有3948名学生参加了本年度帆船活动。”
除了引入社会俱乐部等力量参与体教融合工作外,海港区还以“全国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的“体育双区”建设为驱动,着力打造省市乃至国家级的体教融合特色品牌。目前,该区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41所、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9所、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3所、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实验校15所、市级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30所、帆船基地校12所,涉及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帆船、五子棋、高山滑雪、陆地冰壶、冰球、太极拳、手球等项目,涵盖51所中小学,占全区中小学总数的56%。
创新促融合
海港区体教融合工作的蓬勃开展只是秦皇岛相关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来为了让体教融合更好的发展,该市积极落实《秦皇岛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点加强学校开足上好体育课,加强学校体育评估督导工作,深入推进体育中考改革,落实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深入基层听取校长、体育教师对体育工作的意见建议,制定出台秦皇岛市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少年训练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工作。
特别是在今年,该市多措并举推进落实体教融合有关工作。一是巩固现有体育特色传统校等工作成果。二是推进各训练单位和秦皇岛市体校的改革。三是推进市队校办,市队社会办带动社会和学校积极参与青少年体育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