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卉 通讯员 王宏吉)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少年组比赛1月14日—15日在北京首钢冰上运动中心短道速滑馆落幕。在15日进行的女子少年组500米比赛中,我省运动员闫僮瑶以45.588秒的成绩,再次斩获一枚金牌。
在当日上午11:00进行的女子500米A组决赛中,来自北京的王晔又一次与闫僮瑶分在了同一组,我省运动员闫僮瑶仍是排在四号位。短道速滑500米比赛,距离短,节奏快,竞争激烈,每一个弯道都是一次反超对手的机会,错过了便很难再次超越对手。在出发时,闫僮瑶位于第四位,通过采用跟随战术,在第二圈的时候位于第三位,之后以每圈超越一名选手的速度,在第四圈时,超过排名第一的吉林选手。最终获得了该项目的冠军。
再获一金,对我省来说意义重大,极大程度地振奋了整个河北队的士气,为我省其他冬季项目运动员增添了信心。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短道速滑少年组四个项目的比赛全部结束。河北运动员闫僮瑶获得女子1000米、500米冠军,我省与黑龙江联合培养运动员刘福霖获得男子500米银牌,同时我省运动员在本次比赛中获得了3个四至八名。河北队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运动队,实现了成绩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安徽、北京、黑龙江、湖北、吉林、内蒙古、上海、四川等共16个单位的67名运动员参赛;根据少年组参赛队员年龄和体能特点,共设置男女500米和男女1000米四个项目。
全国冬季运动会是中国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综合性冬季项目体育赛事,每四年举办一次,对于每一个运动员来说都是宝贵的参赛机会。在两天的比赛中,来自吉林的娄展硕和河北队选手闫僮瑶分别包揽男子500米、1000米和女子500米、1000米金牌。虽然拿了两枚金牌,但是闫僮瑶在接受采访时还是流露出了15岁女孩子的羞涩。闫僮瑶自5岁起练习轮滑,12岁开始专业系统地练习短道速滑,通过三年的训练如今已在全国大赛上崭露头角。“拿到两枚金牌非常开心,这对我是非常大的鼓舞。以后我会继续努力训练,争取进入国家队,实现自己的梦想。”小姑娘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全国冬季运动会项目的发展也伴随着我国短道速滑的发展。新疆的“十三冬”首次设置短道速滑青年组比赛,本届“十四冬”又增设了少年组。通过参赛组别的增加,可以看出我国在短道速滑人才储备上,在项目发展的趋势上,在参与的人数和省份上都创造了新的历史。
截至目前,我省在十四冬比赛中共获得2金,2银,4铜,20个四至八名。
闫僮瑶与教练击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