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运会今日开幕
赛事倡导“全民全运 同心同行”
第十四届全运会于9月15日至9月27日在陕西举办。本届全运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重要历史节点举办的一届综合性体育赛事,是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次大检阅。本届全运会共设54个大项595个小项,其中竞技比赛项目设35个大项410个小项、群众比赛项目设19个大项185个小项。竞技比赛项目上,河北共有414名运动员在26个大项、210个小项上取得决赛资格。截止到9月14日,我省代表团共获得4金4银2铜,4个第四名,7个第五名,1个第六名4个第七名和4个第八名的成绩。
全民全运 同心同行
据9月14日召开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前新闻发布会通报,以陕西13个市区办赛条件为基础承办绝大多数竞技项目比赛,将帆船、皮划艇激流回旋、冲浪、霹雳舞、击剑、场地自行车等场地条件要求特殊和新增设的6个竞技比赛项目52个小项安排在陕西以外的浙江、山东、四川、海南、江苏、天津、河南7个省市举办。19个群众比赛项目中,陕西省承办乒乓球、羽毛球等8个大项82个小项比赛,其他比赛在陕西以外举行。
目前,已顺利完成跳水、花样游泳、艺术体操等20个竞技项目和4个群众展演项目比赛。在开幕式至闭幕式期间,将进行游泳、田径、篮球、排球等大项的比赛。其中9月25日是产生金牌最多的比赛日,共将产生51枚金牌。
全运会从2017年起增设群众组比赛项目。本届全运会,群众项目共有19个大项、185个小项。其中,大项的设置与上届持平,小项比上届增加了59个,同时还增添了群众项目的展示活动,使群众选手参与面更广、获奖范围更大。借鉴上届全运会改革创新经验,部分群众赛事在互联网上进行,方便群众广泛参与,进一步激发了全民健身热情,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体育事业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全民全运 同心同行”的办赛理念。
本届全运会创了全运会历史上多项“首次”。首次设立群众赛事活动展演项目;群众赛事活动参赛队伍首次覆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首次采用线上参赛、线下评审的方式进行;首次将疫情防控与平稳办赛相结合;首次将4个展演项目同时同地举办;首次采用分散上报、集中评审的模式运作。在已经结束的群众赛事活动展演项目中,共有全国各地的766支队伍、6800多人参赛。
本届全运会既有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火车头体协、煤矿体协、前卫体协、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团,也有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俱乐部等参赛单位,还有以个人身份参赛的运动员。决赛期间共有12000余名运动员、6000余名代表团官员、4200余名技术官员参与比赛,5300余名组委会、竞委会人员和15000余名志愿者参与服务保障工作,1500余名新闻记者参与比赛报道。
大赛力求简约精彩
本届全运会紧扣“建党百年、体育盛会”主题,力求简约而不简单、节俭而不失精彩。重点突出全民参与、智慧赋能、绿色引领、人文底蕴和廉洁办会等五方面。其中,科技含量最高的是智慧赋能,依托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赛事指挥中心,充分发挥5G 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优势,探索智慧观赛、智慧安保、智慧场馆等智慧应用,让观众无论在现场还是在“云端”都能享受精彩赛事。同时强化环保,本届全运会预估碳排放量为20万吨左右,通过减排、碳汇及购买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等多种方式,有望实现碳中和目标。
目前,1.5万名赛会志愿者、1.6万名城市志愿者、14万余名社会志愿者正在一线辛勤忙碌,“小秦宝”们专业高效、热情友善的风采受到普遍称赞。
备受瞩目的开幕式于9月15日晚在西安奥体中心上演,1.1万名演职人员以大学生为主,通过自愿报名、志愿服务的形式进行组织和招募。目前,开幕式文体展演经过3次彩排。
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马光辉表示,鉴于所有参赛运动员自8月6日起封闭管理、技术官员到会前7天居家封闭管理,十四运会疫情防控专家组认为,当前福建省的疫情对十四运如期、安全、顺利举办影响较低。
第十四届全运会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举办的首个国内重大综合性体育赛事,也是北京冬奥会前我国举办的规格和水平最高的体育赛事。全运会各代表团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疫情防控工作;强化关口前移、远端防控,严格落实本单位各运动队赴陕前健康监测、封闭训练、疫苗接种、核酸检测要求,技术官员报到前由属地体育行政部门落实集中封闭措施,采取相对封闭的交通抵达赛区;赛事期间,将严格执行闭环管理、核酸检测、健康监测规定,加强全运村、比赛训练场馆以及重点区域疫情防控。与此同时,也将采取严格的监督和检查措施,对发现违反防疫规定的行为将依规严肃处理。
反兴奋剂工作“有智慧”
本届全运会首次使用中国反兴奋剂智慧管理平台,首次在全运会开展独立观察员项目,对赛事期间整体反兴奋剂工作进行指挥和监控,提升反兴奋剂工作专业性和透明度。同时,建成6000多平方米的省级运动员食品总仓,采取“省运动员食品总仓+各市其他食材属地保障”统分结合模式,确保食源性兴奋剂事件“零发生”。强化药品清单管理,利用“陕药通”系统,实名登记含兴奋剂药品购买人信息,实现药品流向可追溯,严防药源性兴奋剂问题发生。
本届全运会反兴奋剂工还作将充分借鉴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反兴奋剂工作的成功经验,选派200余名兴奋剂检查官参与全运会工作,实施最为严格、数量最多、类型最全的兴奋剂检查。体育总局成立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督查组,驻总局纪检监察组也将参与第十四届全运会赛风赛纪专项整治工作,形成齐抓共管、同步发力的监督体系。
此外,体育总局近期印发了《第十四届全运会赛风赛纪处罚规定》《国家体育总局兴奋剂违规责任追究办法》以及修订后的《反兴奋剂管理办法》,明确了史上最严处罚规定,总的原则和要求是从严从紧、顶格处罚、形成震慑,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厉的惩处,严肃整治违规失德、假球黑哨、兴奋剂等行业毒瘤顽疾,露头就打、绝不手软,在体育行业树立崇德尚技的良好风气。(宋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