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 奋发进取 2022河北体育强省建设取得新成就
“2022年,河北省体育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部署,着眼体育事业长远发展,系统谋划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体育篇章,强力推动体育强省建设,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构建起体育强省建设的“四梁八柱”,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备战和服务保障任务,冬奥场馆赛后利用难题有效破解,创新后奥运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扎实推进,一批关系长远的体育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实施,建立了一整套体育领域安全稳定长效机制,建立起一套科学精准管用的考核体系,开创了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体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河北体育事业新局面,为加快建设体育强省夯实了基础。”
一、构建起体育强省建设的“四梁八柱”
河北体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坚决把中央精神和人民期盼融入到河北体育实际当中,把加快建设体育强省作为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立足打造体育领域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全力将河北体育事业发展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面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经过多次调查研究、论证谋划、调度推进,制定了《体育强省行动方案》和6个子方案(新备战周期金牌计划、后备人才倍增计划、三大球振兴计划、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质增效计划、河北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和冰雪运动三进计划),系统谋划了建设体育强省的思路、目标、重点、路径和保障。
二、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备战和服务保障任务
河北竞技冰雪从零起步,以打破常规的勇气和做法,用最快速度组建队伍,用最优条件提供保障,用最短时间提升实力,用最大力度向国家队输送。在北京冬奥会上,我省8名运动员参加5个大项、7个分项、17个小项比赛,取得河北参加冬奥会历史最好成绩,参赛人数、参赛项目、参赛成绩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蔡雪桐获得单板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比赛第4名,殷正获得男子钢架雪车比赛第5名,金博洋获得花样滑冰团体赛第5名,3个项目创造了我国冬奥会历史最好成绩,国家体育总局向省委省政府专门致信感谢。河北国家冬季项目三大基地运行以来,共保证了25支国家队17万余人次的训练。其中参加北京冬奥会的全部14支雪上项目国家队、122名运动员在基地隔离训练,成为出征冬奥会的“集结地”“大本营”和“桥头堡”。北京冬奥会的4金1银1铜,来自三大基地驻训队伍,为实现“办赛精彩,参赛出彩”作出河北贡献。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体育局,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三、冬奥场馆赛后利用难题有效破解
大型综合赛事的场馆赛后利用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场馆规划、设计、施工要注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同时要加强我们自身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一些场馆要反复利用、综合利用、持久利用。
据此,河北借鉴冬奥竞赛场馆利用国际经验,制定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竞赛场馆后续利用总体方案》,提出持续放大冬奥效应,深入挖掘场馆资源潜力,推动冬奥竞赛场馆高效、可持续利用,努力将张家口赛区打造成集高端赛事、专业训练、科研培训、大众参与于一体的世界级冰雪运动基地,打造成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上独具特色的四季休闲旅游胜地。2022年,在冬奥场馆及周边区域举办了国家级、省级专业赛事31项,有16支国家集训队、21支省级队伍在冬奥场馆驻训。7月16日在“雪如意”举办“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互联网点击总量超两亿人次。8月8日在“雪如意”举办全国“全民健身日”主题示范活动,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出,人民日报刊发图文报道。积极挖掘国际冬季组织、国家体育总局、兄弟省市和省内的各类资源,与北京、黑龙江等11个省份签订了利用冬奥场馆设施进行训练比赛的协议,共梳理2023年拟在冬奥场馆及周边举办的赛事、训练、培训、活动133项(其中国际级10项,国家级29项,省级94项)。有效带动了张北地区经济发展,助力建设河北腾飞一翼,为未来举办大赛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借鉴。
四、创新后奥运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
河北省体育局全力推动后奥运冰雪运动发展,制定《河北省后奥运冰雪运动发展工作方案》,明确了“扩大熟练掌握冰雪技能、经常参加冰雪运动人口规模”的总体目标,巩固提升全省“3000万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和质量。联合省教育厅、省文旅厅、省委省直工委和省总工会等6个部门实施冰雪运动“三进计划”(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推行“五个一点”政策措施(政府扶持一点、工会补贴一点、社会支持一点、场馆优惠一点、个人承担一点),推广大众冰雪等级标准,制定部门对接会商工作、冰雪运动协会发挥职能等系列配套方案,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市场投入、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这一做法得到国家体育总局主要领导的高度认可。积极筹备河北省第四届冰雪运动会,举办347场冰雪竞赛。在全省高标准打造14个冰雪运动体验中心和培训中心,并对全省202个公共滑冰馆、29个滑雪场实行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五、竞技体育实现新突破
在备战、参加奥运会、全运会过程中,河北省体育局一体推进竞技体育和青少年体育发展,不断完善竞技体育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实施“新备战周期金牌计划”、“后备人才倍增计划”和“三大球振兴计划”,坚持精细备战、精准保障,恶补体能短板,强化科技助力,打造了一支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的高水平运动队伍和管理人员、保障人员队伍。在全国备战巴黎奥运会、米兰冬奥会和排球改革等3个重要专题会上作典型发言,国家体育总局主要领导给予充分肯定。
一是优势项目进一步巩固,中坚力量日趋成熟。孙颖莎女单世界排名稳居第一,连获成都世锦赛、WTT澳门冠军赛、新乡WTT世界杯决赛三项大赛冠军;李冰洁短池世锦赛全国达标赛女子400米自由泳打破世界纪录,1500米自由泳改写亚洲纪录,200米自由泳创造全国纪录;杨皓然开罗射击世锦赛斩获1金1铜。
同时,制定实施“新备战周期金牌计划”。聚焦新周期五大赛事(2023年杭州亚运会、2024年巴黎奥运会、2024年内蒙古全冬会、2025年大湾区全运会、2026年米兰冬奥会),梳理夺金点,一个夺金点配套一个方案,实行“五个一”保障措施(一套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一支高水平复合型保障团队、一套科学的备战训练计划、一组精准的要素保障体系、一位包联局班子成员),做到科学训练、精准保障。
二是潜优势项目实力不断提升,部分项目取得历史突破。殷正获得国际雪车联合会推车世锦赛金牌,是我省冬季项目获得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薛晨曦获场地自行车国家杯赛(世界杯)加拿大一公里计时赛金牌,为中国首次夺得该项赛事冠军;河北女子橄榄球队参加全国英式7人制橄榄球冠军赛获得冠军,是我省球类集体项目近20年来的第一个全国冠军。
三是新人表现突出,项目发展有序衔接。射击新秀参加埃及射击世锦赛青年组比赛取得好成绩,杜林澍获5金2银、侯敏获2金、罗紫照获1金。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体育人才,河北省体育局制定实施“后备人才倍增计划”,强化高水平后备人才阵地建设,持续推进重点项目苗子运动员“选星计划”,稳妥做好第十六届省运会竞赛组织工作,同时在全国率先启动体教融合标杆县创建工作。
四是改革初显成效,社会化脚步坚实有力。社会资源的支持对竞技体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体育局制定实施“三大球振兴计划”,围绕“三大球”后备人才培养、竞技水平提高、群众推广普及和职业队健康发展等重点工作,持续深化“三大球”改革发展。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足球改革发展的十条措施》,“冀萌杯”系列足球赛事在原有小学组基础上增加了初中组比赛,参赛人数增加3000余人,达到8000人。共计11个市、189支球队、4280人参与“河北足球联赛”,举办比赛495场,推动群众业余足球赛事覆盖全年,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河北排球曾有过辉煌,但由于市场化、职业化步伐迟滞,成绩明显下滑。为改变这一局面,在国家体育总局推动排球改革背景下,省体育局与保定市共同组建沃隶排球俱乐部,参加全国男子排球超级联赛,已入围前八,创造历史最好成绩,为我省排球“弯道超车”提供了助力。
六、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河北省体育局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推行“两纳入、三进入、十结合、四会议”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合力,重点完善场地设施建设体系、赛事活动体系和科学健身指导体系。提前3个月超额(116%)完成体育民生工程。制定了《河北省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管理办法》,安排2975万元补助74个场馆。创新提出打造以全民健身大会为统领的“1+N”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体系。培育“小蓝帽在行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打造13个省级“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在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我省保定市、邯郸涉县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模范县。我省梅花拳、八卦掌、井陉拉花、围场冰上龙舟、戳脚武术、滦州地秧歌、隆化县二贵摔跤、苗刀、定州邢邑花会等9个民族民俗民间项目被评为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七、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扎实推进
年初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印发《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规划》,2022年成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全面开启、重点突破的关键之年。
作为发展后奥运经济的重要抓手,河北聚焦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着力推进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出的“体育牵引、文化赋能、旅游带动”写入国家和省规划文件,策划推出“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品牌活动,互联网点击总量超两亿人次。承德市御道口牧场管理区被评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张家口富龙四季小镇被认定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崇礼后奥运体育旅游线路被评为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张家口崇礼、保定涞源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八、一批关系长远的体育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实施
体育基础设施是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基础支撑,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河北省体育局进一步加大对全省范围项目建设的统筹推进力度,建立清单管理一体推动机制,通过项目建设筑牢体育强省建设的根基。2022年市县两级共谋划启动180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省本级启动实施河北省射击射箭中心中国射击学院项目,启动建设秦皇岛海上运动中心和秦皇岛北戴河新区自行车中心,谋划建设承德宽城潘家口水库(蟠龙湖)赛艇夏训基地,改造提升河北体育馆,筹划建设河北体育博物馆。
九、建立了一整套体育领域安全稳定长效机制
河北省体育局结合体育行业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安全生产规范化水平,抓实反兴奋剂工作,抓实赛风赛纪工作,抓实安全生产工作,抓实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守住安全稳定的底线。出台了《反兴奋剂工作评估办法》,坚持“零容忍”,坚决守住“零出现”底线;制定《运动队赛风赛纪管理规定》《运动员教练员行为规范》等制度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构建了覆盖全系统、覆盖全员、覆盖全程、不漏一人的疫情防控体系。全年实现了兴奋剂“零发生”、安全生产“零事故”、信访维稳“零事件”,全省安全承办、举办1737项次赛事活动,得到国家体育总局和省安委会的充分肯定。
十、建立起一套科学精准管用的考核体系
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兜住底线,抓住重点,鼓励创新”,制定《河北省体育局机关处室及公务员、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办法(试行)》,全系统层层建立完善考核体系。采取基本分和加减分相结合、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共性目标一类单位一张清单,个性目标一个单位一张清单,考核更加精准。特别是指导各运动中心均建立起考核体系,把周期目标分解为年度目标,班子成员、科室、教练员、运动员、服务管理保障人员全覆盖,强化备战过程管理,层层开展精准考核。(冀体轩)
■2022年12月24日,第七届河北省“健康河北 欢乐冰雪”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石家庄西部长青冰雪小镇举行。
■社区冰雪运动会。
■冬奥场馆“雪如意”赛后再利用。
■殷正在北京冬奥会获男子钢架雪车第五名。
■冰雪运动“三进”工作之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