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奥运冠军之城”名片 助力河北体育强省建设
专访保定市体育局党组书记 罗鸣远
2022年,保定市体育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积极建设体育强市,努力开创全民运动健身新篇章,擦亮“奥运冠军之城”金字招牌,在建设体育强国中展现保定担当,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绩。2023年,保定市体育局将如何共同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冰雪运动强省和体育强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专访了保定市体育局党组书记罗鸣远。
记者:2022年,保定市成功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成为全国唯一获得“奥运冠军之城”和“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两项殊荣的城市。2023年,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群众体育工作方面,保定市体育局将有哪些举措?
罗鸣远:体育强市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2023年,保定市体育局将全面推动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建,持续巩固提升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成果。一是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完善保定市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发挥体育总会作用,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全民健身工作,举办体育赛事活动和专业培训。二是全域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围绕建设体育强市和健康保定目标,强化全民健身要素保障,争创省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区)和全民运动健身模范乡镇(街道),评定市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村(社区)。三是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以“逐年打造、形成届次、成为IP赛事”为原则,建立多层次、多元化赛事体系,每年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1000场次以上,形成“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高潮,全年不断档”的生动局面。同时,开展全民健身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网络“六进”活动。四是推动后冬奥冰雪运动发展。创新举办各级各类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持续加大冰雪场馆建设力度,继续实施公共冰雪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切实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冰雪运动需求。
记者:保定马拉松、国际空竹艺术节等赛事已经成为保定的一张张体育名片,在赛事打造方面,2023年,保定市体育局又有哪些新动作?
罗鸣远:一是对接引进一批国际顶级赛事。借助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等场馆设施,积极申办国际跳台滑雪世界杯等国际赛事,同时探索与兄弟市共同申办举办顶级综合性赛事、单项赛事。二是积极承办一批全国知名赛事。积极承办中国女子篮球超级联赛(WCBA)、三人制男子篮球超级联赛、中国男子排球超级联赛、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等高水平体育赛事。三是做优做强一批自主品牌赛事。重点打造保定马拉松、国际空竹艺术节等传统IP赛事;以元旦、全民健身日、奥林匹克日等节点串珠成线、以线带面,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等新兴IP赛事;打造保定“奥运冠军之城”系列精品赛事,继续举办好保定市“三人制”篮球联赛、白石山登山大会、京津冀铁人三项大赛等品牌赛事。助力各县打造“一县一品、一县多品”的赛事格局。四是大力开展冰雪赛事活动。办好市县第五届冰雪运动会、“健康河北欢乐冰雪”系列活动、2023-2024保定市冰雪系列活动;抓好校园、社区、乡村冰雪运动推广普及,继续开展“冰雪大篷车”巡回体验活动。
记者:多年来,保定培养了众多的世界冠军,被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这跟保定重视人才,强化青少年培训,积极构建体育后备人才机制密不可分。在新的一年,保定在竞技体育和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将如何发力?
罗鸣远:保定将聚焦“一条龙”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大力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一是强化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市级体校龙头作用,强力打造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科研医疗、管理人员五支队伍培养体系,科学配足配强教练员,全面增加业训运动员数量,精心培养有话语权的裁判员。二是实施“未来之星”冠军培养计划,实现优势项目、基础大项与新上项目协调发展。实施优势项目“强优计划”、基础大项“振兴计划”、新上项目“跃升计划”、冰雪项目“提升计划”。三是开展好青少年系列比赛。充分发挥赛事对青少年健康促进和后备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建立分学段、跨区域的市、县、校三级青少年赛事体系,统筹做好“奥运冠军之城杯”青少年系列赛事、“三大球”大学生联赛和“市长杯”足球联赛,以阳光体育大会为载体加强京津冀、京雄保等体育赛事交流,持续开展青少年冰雪赛事活动。四是深化体教融合。实现全市体校、学校、体育组织三大培养阵地巩固壮大,青少年健康促进、业余训练、体育竞赛三大体系完善提升,市、县两级业余训练网络体系健全完备,形成上下贯通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体教融合示范校、示范县、标杆县评选,强化城乡一体化选材,进一步提升高水平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中国滑冰协会进行战略合作,实施“植根计划”。结合夏轮冬冰、全国U系列中学校际联赛等赛事,提高保定滑冰运动竞技水平。
记者:随着“一城十馆百园千径”建设的启动,保定市的体育场馆建设布局更合理、功能更完善、门类更齐全。2023年,保定将如何继续完善提升场馆设施建设?
罗鸣远:2023年,保定将聚焦承办大型赛事和全民健身需求,加快“一城十馆百园千径”设施建设,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一核多组团、一环多节点”体育场馆设施空间格局。一是加快大型专业体育赛事场馆布局建设。加快推进保定文体新城、保定冠军之城国际射击基地、保定人民体育场(馆)改造提升等市级重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升县级体育场馆设施保障能力。二是完善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以全民健身中心、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建设与改造等为重点,结合城市新颜值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品质,打造惠及全人群的公共体育服务“新空间”,提高体育场地的覆盖率、可及性。三是推动体育场馆共建共享。在有序推进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的基础上,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体育场馆设施,支持企业盘活存量资源,改造老旧厂房、仓库、商业设施等闲置资源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用。
记者:借助国家体育产业的兴盛和北京冬奥会的影响,保定体育产业获得不断进步,已初具规模并且仍然呈现出猛烈发展的态势。未来在推动发展体育产业方面,保定市体育局有哪些具体举措?
罗鸣远:围绕全市体育大会提出的“到2025年,实现体育产业总规模超300亿元,增加值达120亿元的目标,占GDP比重2%以上”的目标任务和我市正在实施的“千百亿”、市场主体培育、“专精特新”等行动,按照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的部署要求,着眼京雄保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持续延链、强链、补链,打造体育全产业链条。一是制定规划。率先在全省完成体育细分领域目录库建设,完善体育产业统计体系,开展年度产业调查和数据分析,进一步摸清家底,找出短板,理清思路。二是搭建平台。成立保定体育产业协会、保定体育产业专家智库,与国家体育总局对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品牌。三是提质增效。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业,拓展体育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竞赛表演业,着力壮大高端制造业,大力培育数字体育新业态,强力提升体育旅游业。抢抓后奥运经济发展机遇,持续推动西部山区冰雪产业带建设,打造“全国冰雪旅游目的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