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河北体育文化网!
河北体育文化网
最新消息 您的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最新消息 >
沧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国元: 凝心聚力、强化担当,让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023-03-21 返回

2023年工作这么干

沧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国元:

凝心聚力、强化担当,让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沧州市体育局把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结合,不断加大体育场地设施投入,积极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大力实施体育健身惠民工程,擦亮沧州武术金字招牌,培育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使全市体育事业跑出加速度。新的一年里,沧州市体育局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工作方面还有哪些新部署?沧州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国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满满:“2023年,全局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目标,使沧州体育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记者:近年来,沧州大力建设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沧州中心城区“8分钟健身圈”已初步形成。2023年,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群众体育工作方面,将有哪些举措?

赵国元:近年来,沧州立足“三个突出”,织密群众身边体育场地设施网络。即突出城市生活品质提升,打造中心城区优质体育元素聚合区;突出县域场地设施完善,健全县级公共体育设施体系;突出体育民生工程普惠作用,补齐群众身边健身设施“短板”。让体育惠民工程成为群众满意的良心工程,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3年,一是实施“十百千万”专项行动方案。2023年度,创建10个市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乡镇(街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百项(次)全民健身精品赛事活动;加快实施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在社区、乡村建设约千处体育场地设施;大力普及冰雪运动,发展后冬奥经济,培养熟练掌握冰雪技能群体,年内发放8.84万份滑雪(冰)大众等级标准证书。

二是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强力补短板。实施重点体育场馆建设牵引提升工程。以大项目为支撑,启动青县全民健身运动中心、体育馆,任丘市游泳馆、体育馆,献县运动中心等大型体育场馆项目,推进县级“五个一”工程建设;谋划立项南皮县体育馆、体育场项目;建成青县小洋人体育馆、盐山县体育馆项目。以中型体育场馆为节点,建设沧州乾宁体育公园、献县体育公园、青县冰雪运动培训中心。在中心城区依托社区新建小区体育用房、健身俱乐部等多方面资源,建设5个“百姓健身房”,让群众享受家门口健身服务。

三是塑造健身品牌,丰富群众休闲体验。强化品牌赛事引领。市本级重点开展 “文武沧州、跃动狮城”品牌赛事活动、全民健身大会、沧州市第十五届运动会等品牌性、届次性赛事活动至少20项(次)。各县(市、区)广泛开展“我要上全运”“社区(乡镇)运动会”、全民健身大会海选赛和特色赛事活动,构建完善的基层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启动精品“IP”打造计划。牢固树立品牌意识,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一批“IP”精品赛事活动。市级擦亮“武术之乡”IP金字招牌,积极筹备第十一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进一步开发“大运河”IP赛事活动。各县(市、区)立足本地实际,深挖本地传统体育特色,通过包装升级、广泛宣传、创新方式等途径,至少打造一项具有本土特色的IP赛事活动;突出后冬奥时期冰雪运动发展后劲。以市县两级冰雪运动会为牵引,提高赛事品质、扩大参与规模。充分利用已建冰雪场馆,组织开展冰雪嘉年华、冰雪体验季、冰雪旅游季等精品冰雪赛事活动,构建高质量冰雪赛事活动体系。

记者:沧州在竞技体育和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情况如何,2023年,在这两方面将如何发力?

赵国元:沧州竞技体育和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搭建科学合理的业训组织构架,夯实业训基础,加强后备人才培养,近年来,为国家、省发现并输送女子拳击世界冠军苑美庆,世界武术冠军阚文聪,田坛新秀全运冠军张林茹等优秀尖子运动员,在国内外赛场上摘金夺银,为国家、为家乡争得荣誉,扩大了我市竞技体育影响力。

2023年,将围绕河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组备战参赛工作,按照省体育局一体推进竞技体育和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总体工作部署,全面提高我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规模,全市建设体校(含新型体校)6所、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0个、青少年训练中心10个、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20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0家。2023年全市注册青少年运动员达到6000人以上,注册教练员达到100人以上。完善青少年赛事活动,全年开展“奔跑吧·少年”系列活动200场次以上,青少年U系列赛事80场次以上。坚决抓好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为我市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体育强市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记者:作为中国第一个获得“武术之乡”殊荣的地级市,沧州武术在中华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培养了阚文聪等武术世界冠军,在发展、推广和弘扬武术运动、武术文化方面是怎么做的?

赵国元:沧州武术历史悠久,沧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武术发展工作,明确提出擦亮武术之乡名片的战略构想和创建体育强市、武术名城的奋斗目标。为进一步推动本地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满足各类武术习练人群的健身需求,沧州市每年均拿出专项资金用于举办全市武术套路比赛以及太极拳、八极拳、劈挂拳等单拳种比赛。在抢救挖掘整理武术资源方面,目前已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6个,省级武术项目24个,市级武术项目76个。并将口传身授、体系散漫的发源和盛传于沧州的53个拳械套路,整合为源流清晰、体系规整、文字精准、插图精美的5(函)套50册武术宝典,由权威出版社出版、古籍印刷厂印制公开发行。

记者:在体育用品制造产业方面,沧州已经初步形成海兴、盐山等体育用品生产基地,是全国重要的体育器材制造基地,沧州体育用品制造参展企业参加体博会也向来位居河北省首位,如何在创新与应用、品牌培育、提升质量效益等方面,引导和促进沧州的体育用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赵国元:一是做大产业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利用现有体育用品产业基础优势,鼓励和支持海兴、盐山等县(市、区)建立专业园区;以泊头张孔杠铃、海兴宏康体育器材、盐山启帆教学设备等企业为重点,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引导企业积极创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工业设计赋能,支持企业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人机工程学等理念,设计研发原创性新产品,拓展体育用品的功能、性能和用途,提升新颖性、美观度和舒适性。三是加快产业升级,强化质量管理。深化企业技术改造,鼓励引导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对标对表国内外领先企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加快设备、工艺等改造升级。推动产业数字赋能,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体育用品产业的应用,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研究制定企业标准,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权威体育机构认证。支持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方位实施的质量管理。四是培育优势品牌,保护知识产权。强化企业品牌发展,建立完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开展品牌培育工作。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度高的区域品牌。


二维码
河北体育文化网 电话:0311-85266716 传真:0311-85266716 邮箱:hbstywhxh@163.com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72号东8楼815室
Copyright © 2017-2019 河北省体育文化协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010820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6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