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河北体育文化网!
河北体育文化网
最新消息 您的位置:主页 > 工作动态 > 最新消息 >
做好新形势下中国体育文化传播
2023-10-26 返回

摘要

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丰富了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涵。体育文化的传播需要策划,更需要顶层设计、整体规划,需要各界共同发力。主流媒体应加强体育文化宣传,为建设体育强国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积极探索创新宣传手段和渠道,更好地把中国体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做好新形势下中国体育文化传播

周  杰

体育文化指的是与社会或社区内的体育活动相关联的集体信仰、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和实践,是体育领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体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体育文化的界定与分类

壮观的体育场馆、炫酷的运动装备、盛大的体育赛事、励志的体育电影,这些看上去复杂多样的体育门类,其实都是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体育文化大体可以分为设施文化、赛事文化、装备文化、礼仪文化、服饰文化、明星文化、志愿服务等。

以1990年北京亚运会为开端,中国相继成功举办了大运会、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会,北京更是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双奥城市”。这些赛事不仅见证着中国的发展历程,也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同频共振,是中国体育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见证。

1698306183654642.jpg

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重大体育赛事留下的不仅是运动成绩,更为人们留下永久记忆。从北京亚运会的亚运村到北京奥运会的鸟巢再到北京冬奥会的“冰丝带”、首钢滑雪大跳台、“雪如意”等,这些体育设施本身就是中国文化;从北京亚运会的盼盼到北京奥运会的福娃再到北京冬奥会的冰墩墩、雪容融,这些吉祥物传递的也是中国文化;从这些重大体育赛事的颁奖礼服到中国运动员的领奖服、参赛服等,彰显的也是中国文化。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更是中国体育文化在精神层面的集中体现。

中国体育文化在发展中走向成熟

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中国体育文化带来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随着办赛经验的积累,我国赛会组织者越来越注重在国际体育赛事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大到开闭幕式、形象景观,小到颁奖音乐、会徽吉祥物、赛场口号等,都在认真思考精心打磨,甚至是“刻意”策划。仅以最近两年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和成都大运会为例,人们看到的不仅有精彩赛事,更有无处不在的中华文化元素。

北京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融入了敦煌壁画“飞天”元素;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外观如同中国传统吉祥物如意;国家速滑馆被称为“冰丝带”,赛时景观设计以蓝绿为主色调,呈现出中国青绿山水画的意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中华文化图腾龙的创意,覆盖在赛道上的遮阳棚借鉴了古典园林水榭长廊的设计理念。

北京冬奥会形象景观更是充满“中国式浪漫”。冬奥会会徽“冬梦”巧妙地结合了中国书法与冰雪运动特征;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一朵雪花将浪漫的中国文化描述到极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一墩难求”的背后传递出的是中国无与伦比的文化自信。

1698306216861797.jpg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倒计时表演。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洋溢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这是我国西部城市首次举办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在这届大运会上,人们又打开了一扇读懂“何以中国”的窗口。从开幕式上的太阳神鸟到火种灯、火种盆、火炬“蓉火”、奖牌“蓉光”、吉祥物“蓉宝”等,成都以文明之光照亮了飞扬青春,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交相辉映。

体育文化的传播需要策划,更需要顶层设计、整体规划,需要各界共同发力。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馆长郝勤说,体育文化要落地,不应仅是体育界内部去做,一定要跨界才会有好的效果,毕竟体育本身就是多种文化形态的集合,而且高度依赖媒体传播。

发挥体育文化的传播引领作用

体育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可估量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充分发挥体育的多元社会价值和功能,主流媒体必须加强体育文化宣传,为建设体育强国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加强体育领域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和媒体应该起到的重要作用。体育文化传播要认真贯彻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坚定政治立场、牢记职责使命、坚持人民至上,坚决扛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

打造正能量体育偶像。关注与追随体育明星偶像是青少年体育文化参与的重要方式。体育文化传播要注重打造体育偶像,以激发人们对体育的热爱和追求。通过广泛报道优秀运动员的事迹,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楷模和榜样。姚明、郎平、朱婷、杨扬、邓亚萍、马龙、吴敏霞、吴静钰等体育偶像,不仅激励了年轻一代,他们体现出的体育精神更是帮助年轻人更好地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也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体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冬奥会,新华社紧跟赛事热点,聚焦奥运人物,推出了大量人物报道。《“除了天赋,还有热爱”——谷爱凌的成长之路》《荣格:那个翻出围栏的女孩》《微笑离场,她已没有遗憾》等稿件挖掘人物独特的闪光点,讲述赛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生动诠释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展现出奥运健儿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为奥运增辉、为人生添彩的奋斗志向。

成都大运会,新华社也高度重视人物报道,聚焦赛场内外运动员和赛事保障人员,通过一系列人物报道展现他们身上的青春、活力、欢聚和友谊。《这群“00后”不简单》《下水数百次,他的大运会在角落也在心中》等稿件深挖内容,为受众提供“幕后故事”,传递运动员和赛事保障人员对体育的热爱、执着和奉献。

当然,打造体育偶像非媒体一家之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比如,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优秀运动员的培养和推广;媒体可以加大对优秀运动员的报道力度,呈现他们的拼搏精神和奋斗故事;学校可以在体育课程中加强对优秀运动员的教育和宣传;社会组织和企业可以提供赞助支持,帮助优秀运动员挖掘其潜力。

树立全民体育意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传播工作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每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所在周为体育宣传周。

媒体在树立全民体育意识、培养健身习惯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可以倡导全民参与体育运动,普及体育教育,增加人们对体育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以第一个体育宣传周为例,新华社在此期间以“体育宣传周”为栏目,播发了《李雯雯:听说村运会还有没破的纪录?》《高亭宇:备战米兰不松懈,参与冰雪热情高!》等稿件,产生良好社会反响,仅在新华社客户端总阅读量就超千万。

新闻媒体要积极探索创新宣传手段和渠道,通过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社交媒体工具,快速实现信息的传播和互动交流;利用短视频平台、直播等形式,展示体育赛事和运动员的精彩瞬间,吸引更多人参与和关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为观众创造身临其境的体育观赛体验;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定制个性化的体育文化宣传内容,提升宣传效果和吸引力;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体育文化推向更广泛的受众,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其他国家媒体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推动中国体育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

杭州亚运会是体育文化发展与传播的新起点

杭州亚运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会。不仅是亚洲最高水平的一场体育竞技赛事,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和文化的重要窗口。主流媒体紧紧围绕“中国新时代 杭州新亚运”的定位,努力做好杭州亚运会的宣传报道。就具体内容而言,重点做好以下报道。

开(闭)幕式。充满仪式感的开幕式是一场视觉盛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以简约的方式表达中国文化、运动精神以及亚洲风情,向世界展示东方文化与现代科技。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人们可看到举办城市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看到中国的文化明珠和浙江的地域特色,看到新时代的浙江发展成就。

1698306268115437.jpg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覃海洋(前右)、杨力维(前左)入场。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体育赛事。赛事是运动会的核心,杭州亚运会设有40个大项,其中包括31个奥运会项目和9个非奥运会项目。同时,在保持40个大项不变的前提下,增设了电子竞技、霹雳舞两个竞赛项目。在这个舞台上,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展开激烈角逐,充分展示自身体育技能和拼搏精神。

场馆设施。场馆设施是无声的文化。杭州亚运会场馆各具特色,尽显建筑之美和江南韵味。既确保满足赛事要求,又助推城市建设,展现城市形象,服务市民群众。

文化活动。亚运会不仅是一项体育盛会,更是一场文化嘉年华。“大莲花”“小莲花”“大玉琮”“杭州伞”等场馆造型,取材钱江潮的“潮涌”会徽、融入良渚玉琮元素的“薪火”火炬、呈现杭州湖山景观的“湖山”奖牌和“青花瓷”礼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无处不在。此外,体育赛事本身也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各国运动员齐聚杭州,其民族特色和背后的文化底蕴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城市发展。亚运会的积极作用不仅在于成功举办一个赛事,更在于能促进城市发展。杭州抓住举办亚运会的契机,实现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从着力“全覆盖”到打造“高品质”的转变,促进不同产业升级发展。通过举办亚运会,向世界充分展现了“数智杭州·宜居天堂”的魅力。

志愿服务。志愿者文化是奥林匹克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崇高而普遍的精神价值,增加社会的亲和度与凝聚力,帮助志愿者深入理解奥林匹克主义理念、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

体育盛会能够触达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体育文化传播方面,我们应当在巩固好原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把杭州亚运会当作一个新的契机,通过各种创新的方式和手段,把中国体育文化更好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作者系新华社体育部副主任)


二维码
河北体育文化网 电话:0311-85266716 传真:0311-85266716 邮箱:hbstywhxh@163.com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72号东8楼815室
Copyright © 2017-2019 河北省体育文化协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010820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6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