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誓师大会背后的河北田径
8月27日,陕西全运会开赛在即,河北省田径运动中心备战第十四届全国运会誓师大会在河北奥体中心举行,整个活动场面宏大,气势如虹,田径健儿斗志昂扬,蓄势待发。
誓师大会上,“河北田径 所向无敌”的口号响彻场馆,田径运动员自信满满,底气十足。这样的底气源自奥运夺金的振奋人心,源自代代河北田径人的传承发展,源自备战多载的有力保障。
东京奥运会镌刻荣光
2021年8月1日,东京国立竞技场上,巩立姣一袭红色战袍英姿飒爽。滑步、转体、发力……铅球在东京的天空下飞到20米58处……将奥运会金牌收入囊中的同时,她还创下了自己的最好成绩。这不仅是河北奥运会参赛史上的田径首金,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田径首金,更是我国在田赛项目上的奥运首金。这一成绩让在国内观战的河北田径运动员为之振奋,备受鼓舞,“我多想自己可以和师姐一样,有能力为国争光。今后我一定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无论是思想还是行动,都要以巩立姣师姐为榜样。”巩立姣的小师妹张林茹兴奋的表示。
数十载积淀传承梦想
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河北田径独特的文化和传统,积淀了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代代接续奋斗、薪火相传赋予了田径人极大的信心,推动了河北田径不断进步。田赛项目尤其是女子铅球、女子铁饼和男子三级跳远,一直延续着优势。先后培养出李梅素、肖艳玲、宋爱民、李梅菊、巩立姣、李延熙、曹硕、苏欣悦、陈扬等大批优秀奥运选手,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女子铅球蝉联3届国际田联钻石联赛总决赛冠军,蝉联2届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冠军,荣获5届亚运会冠军、5届全运会冠军;女子铁饼荣获国际田联洲际杯第三名,荣获3届亚运会冠军、3届全运会冠军;男子三级跳远蝉联3届亚运会冠军,荣获4届全运会冠军。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河北田径科学训练视域下“三从一大”的训练理念传承密不可分。何增生、何幼棣、牟海洲等老一辈教练员凭借对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的熟悉,为河北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让河北田径少走了很多弯路。田径中心在传承河北田径特有的技术特点同时,也不断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训练理念和方法,但训练的根本核心始终未变,那就是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坚持大运动量和科学训练。
在技术传承的同时,河北田径健儿同样传承着“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文化。在河北田径一代代运动员、教练员身上,都闪耀着同样的体育文化精神,就是“不怕吃苦、勇于拼搏”,省体育局院内的田径场是最好的见证。1976年,田径队从天津搬到石家庄,训练条件特别艰苦,训练场是坑洼的田地平整而成,训练器械是几副杠铃,铅球圈是倾斜的,跑道是土跑道。每次训练结束后,训练场都会被铅球砸的到处是坑,天气好时一身土,遇到雨雪天,铅球落下就是泥水飞溅。但教练们不辞辛苦,队员们不怕吃苦、勇于拼搏,不折不扣地执行训练计划,谁都没有怨言,有的只是对自己项目的挚爱和执着。
先进的备战理念形成有力支撑
科学处理训练与竞赛关系是运动员成才的基础,一直以来,河北田径坚持将“赛练结合,以赛代练”等科学训练理念运用于不同项目的训练参赛之中,动态处理训练与恢复适应的关系。
东方欲晓,莫道行人早,更有早行人。河北奥体中心每天的第一缕朝霞、每晚的满天星辰,河北田径队从来都是不曾缺席的见证者。炎炎夏日、全运在即,白天气温太高,不能训练,田径长跑组就选择晨练、夜跑;疫情不能外训,他们就开始公路跑;电动车、汽车不方便为运动员装衣物、随时补充水分和营养,教练员就自费买了电动三轮车。田径场馆里一次次的跳跃、奔跑、旋转、托举……挥汗如雨,每天都在河北田径队上演。同时,教练员们又根据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不同,根据运动项目规律、运动员个人特点、运动训练的不同阶段,合理安排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如,为陈扬专门定制了“小锤子”,它比铁饼重一些,锤子重心靠前,通过锤柄的牵引可以帮助陈扬加大舒展幅度,增强投掷效果;为使张林茹适应恶劣环境下的比赛,采用训练场洒水的方法;何幼棣教练探索先练技术后练力量的训练方法……
河北田径始终坚持将训练作为积累、作为过程。将竞赛作为表现、作为结果。2020年初,疫情肆虐,赛事停摆、奥运延期,面对封闭训练和没有大赛的双重压力,没有比赛河北田径就自己举办赛事。2020年4月初田径中心举办队内测试赛,6月、8月举办体能大比武比赛,进一步检测了训练水平,发现了短板和不足;今年为最大程度的熟悉全运会规则和比赛环境,8月20日,田径中心组织了全运会模拟赛暨接力项目选拔赛。仅2021年就参加了18场比赛,每场都收获了相当不俗的成绩,其中在2021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全运会资格赛中,田径队取得了4枚金牌、1枚银牌和3枚铜牌。最终22个小项,46名运动员取得全运会决赛资格。
体育科技如虎添翼
现代体育不单单是只流汗、多流汗就可以取得好成绩,还包含智慧和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团队项目。河北田径中心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把优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向重点项目、重点队员集中。一是组建了全运会备战保障小组,中心班子带队,将“训、科、医、教、管”等各层面的优秀人才,全部编入到备战服务保障队伍中来,成立了重大赛事复合型保障团队,不断加强全运备战服务的后备组织体系。二是从完善保障科学训练体系出发,继续强体能补短板,引进更高水平的外籍体能教练,购置全套先进体能训练设备,提高体能训练含金量,提升训练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保障体能与专项的有机融合,减少伤病的发生,促进专项成绩提高。三是引入科技助力,积极购置生化检测和数字化分析仪器,动态跟踪重点备战队员的身体机能及运动数据,为备战训练提供科学数据参考。
备战保障细之又细
风成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誓师大会上,标有参赛人员铭牌整齐摆放的拉杆箱分外抢眼。打开箱子,从比赛服、专项鞋、慢跑鞋、长短裤子、T恤到袜子、雨衣、防水风衣、背包等一应俱全,河北田径的用心、细心可见一斑。这样的细致还体现在方方面面。
誓师大会上公布了《田径中心备战十四届全国运动会服务保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分为信息保障、交通保障、训练保障、财务保障、宣传服务保障、反兴奋剂保障、康复医疗保障七个小组,接下来他们将针对全运会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状况,继续完善精细化备战方案。翻开一份尚未定稿的方案,厚厚的详细方案后面附有驻外保障人员工作计划表、赛前准备工作计划表、入住全运村期间工作计划表、参赛期间应急方案等,仅参赛期间应急方案就综合考虑了晚饭途中、入村后、赛区训练中、赛场上等各种场合可能出现的问题,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教练员精细化参赛方案更是环环相扣。“上午九点半开始,踢足球热身20—30分钟;拉伸,10分钟;力量训练,卧推第一组80公斤4个、100公斤3个,110公斤3个,120公斤2个,130公斤1个。再交替做一组轻点的,快推三组20公斤,一组6次。接着深蹲,120公斤开始,一组做5个120公斤,然后140公斤、160公斤,一直增加到220公斤;然后是专项训练。先持球滑步,滑一步,一组6次、做4组。再空手滑步,连续十步、左脚不落地,每组6次、共4组……共约两小时,12点前结束。”媒体曾公布巩立姣的半天的训练内容,同样,河北田径教练员也为参赛运动员量身定做了类似的参赛方案,并制定了程序化参赛方案,让训练、参赛有章可循。
眼里有光心中有爱
男子铅球运动员田子重,在誓师大会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十足,“蝉联男子铅球冠军是我梦想,如今它与河北田径的荣誉结合在一起,我肯定会付出加倍的努力去实现它。”奥运夺冠后,巩立姣动情的表示,只要祖国需要我,我就会一直练下去。这样的担当与田径中心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分不开。
“1980年1月我扛着铺盖卷坐着绿皮火车,揣着5块钱来到了河北田径队,一练就是18年”,这是教练员赵存林深情讲述他和体育的故事,用他的逐梦经历勉励运动员们。2020年,面对因疫情导致的东京奥运会延迟、赛事停摆和长期封闭训练,田径中心组织开展了“我和体育的故事”系列活动,通过优秀教练员、运动员讲述自己的故事进一步激发运动员忆初心担使命,通过反兴奋剂知识讲座进一步筑牢底线思维、红线意识,通过微电影大赛记述自己成长的感悟,进一步锤炼作风、锻炼意志。
今年,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田径中心开展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联欢会、征文、朗诵、大合唱……形式丰富多样,有效缓解了赛前心理压力、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从而使运动员、教练员卯足干劲、刻苦训练,以为国而战的决心和斗志迎难而上、敢于担当。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有动力,有韧性、有干劲,一切美好的愿望都能成为现实。
奔跑吧,河北田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