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资源让冰雪旅游“热”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北京、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时指出,要通过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补缺项、强弱项,逐步解决竞技体育强、群众体育弱和“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问题,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冰雪运动以及“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等理念的带动下,各地冰雪旅游景区建设也在不断提速。文化味十足的冰雪旅游节、高品质的雪道、便捷的交通、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游客在冬天走出家门。到冰雪旅游景区滑雪、赏冰雕、看冰灯、感受冰雪文化,冰雪旅游产业成为冬日里的“热经济”。
每逢周末,北京一位滑雪爱好者王先生经常会带上自己的雪具,坐上奔赴崇礼的高铁。“每年雪季就这么几个月,最近去崇礼滑雪的朋友们特别多。”王先生说。往年,王先生一般会去位于北京延庆、丰台等地的雪场,自从北京直达崇礼的京张高铁开通之后,从北京北站到崇礼的太子城站只需1个小时,当天就可以来回。
2015年,北京联合河北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从那时开始,滑雪、冰上运动像一个火种一样在人们心中蔓延开来。而今,对很多年轻人而言,滑雪已经成为一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时尚运动。“以前不喜欢冬天,现在每年都在期盼着下雪,也期待着冬季的到来”“一到冬天就发疯一样地滑雪”“能滑雪真是太好了,我想要更自由一点的人生”,这些话语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心声。
在2022年冬奥会的带动下,人们参与群众性冰雪运动的热情不断高涨,一批高质量的滑雪场、冰雪旅游度假区也在全国各地涌现。
入冬以后,崇礼滑雪运动中心区的太舞滑雪小镇生意火爆,餐饮住宿也跟着红火了起来。目前开业的5家酒店总计约有2200个床位,酒店区每个房间价格为800元左右,鹰巢国际青年旅舍每个床位价格在150元,现在基本上天天客满,到了休息日更是一床难求。该小镇的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原是一个仅有300多人的贫困村,通过太舞集团投资200亿元的总体建设,建成一个国际一流的四季小镇,成了春季赏花、夏季纳凉、秋季观景、冬季玩雪的好去处。
据介绍,崇礼冰雪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原来就有不错的基础,现在又有北京奥运这个加速器,潜力就得到了发挥。仅仅5年时间,已经建成和开工在建的滑雪旅游项目总投资就达到了370多亿元。截至目前,崇礼共建起了功能完备的滑雪场7家,各类酒店及公寓190家;共拥有高、中、低各级别雪道169条,总长达161.7公里。通过冰雪业态的完善,崇礼冰雪运动门票销量在3年间增长了一倍多,达到了106.6万张;年接待游客在4年间翻了两番,达到442万人次。而随着一批北京冬季奥运会场馆的陆续投用,将对崇礼未来发展形成更大的助力,让冰雪经济产生一次巨大的飞跃。
在游客需求驱动和高品质冰雪旅游供给的刺激下,参与冰雪休闲旅游的人数逐年增长。冰雪旅游的消费需求逐渐从竞技性运动消费延伸到休闲性消费。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预计2020—2021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次将达2.3亿,冰雪休闲旅游收入超过3900亿元,冰雪旅游红利将惠及更多中老年人、青少年、低收入群体等。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2020年新认定的1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其中包括河北崇礼冰雪旅游度假区、黑龙江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等以冰雪旅游为主题的度假区,为游客冬季冰雪旅游提供了多样化、高质量的选择。
与此同时,冰雪旅游产业还呈现出发展模式度假化的趋势,融合地方特色的风俗、风情、风物,日益成为冰雪旅游创新发展的新方向。不过,需要关注的是,目前我国冰雪旅游市场旅游产品仍然较为单一,许多度假区特色不鲜明,仍难以满足游客对高品质旅游产品的需求。厉新建指出,目前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仍有产业链延伸不足、高质量发展不稳、世界性影响不够、季节性协同不高等问题。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中国冰雪旅游产业的目标开始战略性调整。《报告》指出,中国冰雪旅游产业从注重市场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更广泛游客参与、更多产品创新和更高的品质提升成为新时期冰雪旅游发展的重点。未来,冰雪旅游将朝着大众化、现代化、品质化、产业链化、标准化、全域化、国际化等方向发展。 (张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