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品牌闪耀东京奥运会
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一年的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终于在日本东京开幕。作为世界顶级体育赛事,奥运会一直都是全球品牌的营销高地,特别是对于各大体育品牌来说,竞逐奥运指定用品的激烈程度甚至不亚于赛场内的角逐。在中国体育健儿不断捷报频传的时候,中国体育品牌也在另一场奥林匹克赛场上奋勇争先:随处可见中国元素、中国风采。就以运动器械、运动装备来说,红双喜、瑞豹自行车、安踏、李宁、张孔杠铃、天速地胶……诸多中国制造已然成为赛场上另一道让国人骄傲的风景线。
本届奥运会上,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奥运代表团都身着中国体育品牌服装亮相奥运会赛场,比利时举重队、新西兰奥运队、罗马尼亚奥运队身着“匹克”,印尼举重队、墨西哥奥运队身穿“李宁”。国外奥运代表团和运动员选择中国品牌,是对中国品牌的认可和肯定,更是对中国大国实力的信任,是中国市场海外影响力持续提升的必然结果。
30年前,中国运动员还只能穿着国外品牌的比赛装备。直到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来自中国品牌的乒乓球实现了我国体育器材史上“零的突破”。在那之前,从运动器材到服装,奥运会上全是外国产品——虽然其中也有“中国元素”,但也只是代加工而已。现如今,国产运动品牌正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的技术研发实力。上个月,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装备发布仪式上,中国体育品牌安踏展示出众多体育“黑科技”,跳高场上的碳纤维杆、短跑赛场上的黄金战靴、马拉松赛场的碳板跑鞋,耐磨纤维、3D打印、防抓科技……让运动充满科技感的同时,更能助力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完美发挥!出色的民族品牌堪与国际大牌媲美!如今,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正在被全世界所认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科技不断赋能,越来越多的民族品牌已经开始迈向时代的潮头。
在东京奥运赛场上,除了运动服饰之外,国产运动器械同样也是备受世界瞩目。作为国内独家专业生产举重器材的公司,来自河北的张孔杠铃击败了日本、美国等众多知名品牌,拿到了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张孔杠铃为东京赛场提供了包括55套赛前训练和19套比赛使用器材。这也是继北京、里约奥运会之后,第三次成为奥运器材供应商。举重杠铃看起来“笨”,但制造过程对技术要求非常高,误差要控制在万分之几。杠铃分为杠铃杆、杠铃片和卡箍三个部分,杠铃杆的弹性、转动量、杆身花纹的粗细都大有讲究。目前,仅一根张孔杠铃杆就拥有8项专利。这“杠杠的”技术含量,为其在国内外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叫响了品牌。目前,张孔杠铃已经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20多个国际赛事的指定使用器材。相信借助今年东京奥运会的契机,品牌将继续开拓欧美等市场。
近年来,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在奥运赛场上越来越有“存在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背后是自主创新,是品牌意识,是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透过奥运会这面镜子,我们看到中国企业成长的步伐,可以看到中国品牌崛起的印记。接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创造”必将在更多“赛场”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踏着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中国故事也将在世界舞台上散发更加迷人的风采。 (张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