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雁高飞头雁领
河北体育学院勇当冰雪人才培养“排头兵”
河北体育学院自2016年实施冰雪人才教育以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主动服务体育强国建设和国家、河北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大局,争做全国冰雪人才培养“排头兵”。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该院500多名师生参与多个岗位的服务保障,为赛会成功举办贡献河北高校力量。作为河北唯一独立建制的体育类本科院校,河北体育学院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学科建设,在冰雪人才培养方面快速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冰雪人才培养驶入快车道
2019年4月,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对河北体院提出明确要求。“河北体育学院要挖掘教育资源,优化专业布局,提升办学层次,打造冰雪特色优势学科,成为冰雪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师资人才培养的龙头基地,冰雪教学、科研的主力军,冰雪运动的高端智库和专业运动训练的重要力量,成为全国冰雪运动人才培养的‘排头兵’。”
2019年7月23日,学院《冰雪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正式出台。2021年7月,该校《全国冰雪人才培养“排头兵”建设工作方案》接续出台,对确定的每一项重点工作做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力求新实效。一项项重点工程的时间表与路线图指向明晰、责任分明,助推河北体院人才培养驶入快车道。
2015年学院成立了冰雪运动系,2016年面向全国招收文理科考生,致力于冰雪运动本科教育,到2021年,拥有两届“科班”冰雪运动本科毕业生,在校生已达1700余人,冰雪运动本科培养规模居全国首位。
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同步发展
河北体院制定了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打造一流教学团队。目前拥有冰雪专业教师40人,其中冰雪博士2人、运动健将6人、多名教师具有国家队、省队执教经历,师资水平省内首屈一指。近几年选派教师百余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技能培训与学历进修。
学院深化冰雪运动研究工作,组建专项研究团队,开展多学科教学改革研究。策划组织编写了冰雪运动实务系列丛书,“冰雪运动文化”在线课程、冰雪运动通识英语口语在线学习平台,推进建设7门冰雪运动(多语言)虚拟仿真实训课群,录制河北省冰雪运动进校园网络公开课。研发设计了“滑雪模拟健身器”并投入量产,为冰雪运动教育教学与全省冰雪运动普及培训活动,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
学院与张家口职教中心建立“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模式,与哈尔滨体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建立联合培养模式,与芬兰、斯洛文尼亚、加拿大等冰雪强国的高校交流,引进优质教学资源,着力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冰雪人才。学院深化院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错季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每年冬季近千人分赴国内冰雪场、俱乐部、培训机构和中小学进行实习实训,通过担任教练、指导员、场道维护、巡逻救护、索道运行、器材维护和接待服务工作,在磨炼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助力产业运营和大众冰雪运动。拓展建设校外冰雪实践教学基地。目前拥有冰雪运动实践教学基地35家,构建形成了“以张家口崇礼为圆心,向周边内蒙、北京等地辐射并延展到新疆、甘肃、云南、四川、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等地”的实践教学基地网,为每年冬季教学训练、顶岗实训与毕业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保障。
培养人才与输送服务并重
“我们系的同学毕业后,不少都成了各大冰雪场馆的教练或学校的体育老师,有的还作为裁判员参加了赛事活动,为推广冰雪运动贡献了力量。”河北体育学院冰雪运动系首届毕业生李子豪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学院冰雪运动系师生5000余人次先后赴省内外冰雪场馆、冰雪俱乐部与百余所大中小学校开展冰雪运动普及、培训与教学指导,累计培训1万余人次,带动冰雪参与者达百余万人次。
近年来,学院组建了冰雪运动推广普及团队、冰雪运动技能培训团队、冰雪运动宣讲团队和冰雪运动赛事活动服务团队,承担了全省的冰雪运动技能培训、冰雪运动进校园和冰雪运动文化宣讲等任务。组织实施了“百校万人传冬梦”线上“冬梦之灯”传递活动,得到了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此外,15名教师组成的冰雪运动文化宣讲团,在河北省电视台录制了多期冰雪运动进校园网络公开课,在全省多地开展了冰雪运动文化宣讲活动,所到之处广受欢迎。
学院全力做好服务北京冬奥会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18名师生参加了由北京冬奥组委、国家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跳台滑雪、北欧两项、高山滑雪、单板自由式、雪车雪橇等项目的国内技术官员(NTO)培训。500多名师生参加河北省体育局主办的北京冬奥组委滑雪战队河北分队理论与实操培训培训。160多人参加了2021年张家口赛区冬奥会测试活动和测试赛的临场执裁工作。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期间,还有288名学生在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承担索道、救援、场地维护和接待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