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解决群众健身难题
2月8日,记者从河北省体育工作会议上获悉,2021年河北省体育局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充分发挥群众体育的综合价值和多元功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打造公共服务体系的示范标杆
河北省体育局以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试点创建、“冬奥惠民”工程为示范带动,以滚动实施“民心工程”为抓手,分两批支持3个市、3个县(区)创建示范区试点,结合筹办冬奥会实施张家口“冬奥惠民”工程,打造省级标杆与窗口,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公共服务体系升级。2021年,还将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和“冬奥惠民”工程,加强创建效果评估;谋划开展全省全民运动健身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创建和全省县域足球典型创建工作。支持石家庄市、衡水市和秦皇岛市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支持固安县、崇礼区、涉县、峰峰矿区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
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河北省体育局大力推进场地设施建设,目前,全省各类体育场地设施达到16.43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22平方米,超过全国2.08平方米的平均水平。2021年,还将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省市县三级同步编制《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工程五年行动规划》,省级制定市、县编制导则,加强对市县指导,注重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要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与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推进新型城镇化等全省全局性政策举措紧密结合,加大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支持建设贴近社区、方便可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重点建设足球、篮球、排球和冰雪运动场地设施。更新维护全民健身器材1700套,推动城市老旧小区、行政村体育设施维修改造、提档升级。
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
河北省已建成100家融合中心,形成了以体质检测、运动健身指导、慢性病运动干预等多元服务为内容的体医融合河北模式。2021年,还将积极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构建体育与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以“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建设为抓手,扩大市县融合中心覆盖面,探索建立市级慢病干预服务中心;开展体医融合“运动处方”培训和临床实践,研发“运动处方”,针对亚健康低运动风险人群和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重点人群,开展精准化干预服务;推进国民体质监测向健康监测转变,鼓励将国民体质测试纳入健康体检项目;强化科学健身指导,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开展科学健身大讲堂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指导“社区科学健身综合应用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河北省去年全年开展大型群众体育赛事和活动300余项,沧州武术、邯郸太极、衡水马拉松等影响力日益增强,形成“一市多品”“一县一品”格局。2021年,还将坚持线上与线下结合,传统与新兴并举,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时尚休闲、民族民间等形式多样、项目齐全、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按照“成熟一个、开展一个”的原则,以冰雪、足球、篮球、羽毛球、健步走、马拉松等群众基础好的体育项目为突破口,组织举办省市县三级联动、项目覆盖面广、贯穿全年的全省全民健身联赛,提升赛事活跃度、群众参与度和社会满意度。大力开展“我要上全运”社区运动会和系列主题活动,积极参加陕西全运会群众组项目比赛,力争取得优异成绩。加强京津冀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联动,支持雄安新区承办高水平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河北省不断完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县级以上体育总会、老年人体协、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覆盖率达到100%。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0.2万名。2021年,还将加强全民健身社会组织建设,构建“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人群体育协会、健身团队”的全民健身组织架构,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冯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