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河北体育文化网!
河北体育文化网
河北体育文化网
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 您的位置:主页 > 全民健身 >
让冰雪成为时尚 让人民乐享冰雪
2021-02-10 返回

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

让冰雪成为时尚 让人民乐享冰雪

    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盛会开幕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2月4日晚,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举行了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外观设计正式对外发布,第二届冬奥优秀音乐作品名单同时揭晓。当天的活动现场,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体育图标装饰四周。

    据了解,目前,北京冬奥会筹办总体计划顺利实施,所有竞赛场馆全部完工,赛事组织和服务保障稳步推进,宣传推广和文化活动有声有色,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可持续和遗产工作成效显著,冰雪运动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进冰场雪场,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激情和快乐,筹办工作正在按计划稳步有序向前推进。

场馆建设彰显绿色科技和文化内涵

    场馆建设素来在奥运会筹备阶段中备受瞩目。按照赛事规程,北京冬奥会共设7个大项、15个分项、109个小项,计划使用25个场馆,其中12个为竞赛场馆。从选址规划到周密设计,从紧张建设到转入运行测试,2000多个日夜风雨兼程,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的所有竞赛场馆已于2020年底竣工,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步完成。

    北京赛区承担冬奥会全部冰上项目和滑雪大跳台项目,共有六个竞赛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是首个完工的新建竞赛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是首个完工的改造场馆,被誉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是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也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其建成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规模创下世界体育馆之最,但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1/4。

    “绿色办奥”是北京冬奥会的重要理念之一,全部场馆100%使用清洁能源供电将会是奥运史上的创举。

    低温和潮湿是电器设备正常运转最大的挑战,为此,国网北京电力专门研发了一套新设备、新器材。目前,28项北京2022年冬奥会配套电网工程已经全部建成投运。同时,电网建设项目还将张北地区的绿色清洁能源接入北京电网,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的北京延庆赛区,海拔最高点2198米,是北京冬奥会建设难度最大的赛区,该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延庆冬奥村及山地新闻中心四大场馆在去年12月29日全面完工。绿色能源、智能监测技术等被广泛应用于冬奥场馆和配套设施的服务保障,并将在赛时为运动员、游客等提供便捷服务。

    为了给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道造雪,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水资源消耗,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建有两个高程在900米、1050米的塘坝和一个高程在1290米的蓄水池。除了对融雪水的收集,1050塘坝和900塘坝还能实现对赛区内自然降水的有效收集和循环利用。

    此外,延庆赛区各类建筑的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普及率达100%,并建有分散和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处理后使用,最大限度减少水资源浪费。

    张家口赛区是北京冬奥会大部分雪上项目的举办地。赛区的场地建设更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体现中国元素、当地特点,严格落实节能环保标准,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让现代建筑与自然山水、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成为值得传承、造福人民的优质资产,成为城市新名片。”新建的古杨树场馆组群包括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其中,2020年12月21日正式亮相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是该赛区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充分利用自然地貌,将赛道设计成S形曲线,传递出中国传统吉祥饰物“玉如意”的神韵,“雪如意”的设计灵感与跳台滑雪的极限动感交相辉映,正是文化自信的冬奥表达。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使用可再生材料和环境友好工法,并及时对周边山体植被进行保护和恢复。

    像“雪如意”一样建设工程量大、技术难度高的竞赛场馆还有许多。一座座流光溢彩、令人赞叹的冬奥场馆,以“中国风”托起“奥运范”,正静待大幕开启。同时标志着北京冬奥会筹办由建设阶段转入测试、运行阶段。

    北京冬奥会后,3个赛区兴建、改建的比赛场馆以及配套设施都将向群众敞开大门,届时,更多人会体会到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

为备战冬奥会提供河北力量

    冬奥会的主角之一——中国冰雪军团正在加紧备战。

    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多到精的成长过程,中国冰雪健儿已然面貌一新。面向冰雪运动的未来,中国也已经准备好了——中国军团对于北京冬奥会宏大壮阔的备战,不仅实现了空前的109个小项“全项目参赛”的目标,更为中国冰雪运动的将来储备了人才。其中,请进来是快速提升项目水平的关键,2014年备战平昌冬奥会时,中国各支相关国家队的外籍教练只有两名。目前,他们的人数达到了170名。

    河北为此提供了坚强的助力。积极强化政策支撑、综合保障和科学备战,通过创新办队方式、引进社会力量、实施精细化备战等超常规举措,实现河北冬季项目从零起步、快速发展,目前,已累计向国家集训队输送运动员139名。

    另外,全方位服务国家训练基地建设,保障国家队备战参赛。坚持“助力冬奥保训练,借力冬奥树形象,接力冬奥促发展”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国家基地项目建设和国家队服务保障任务,把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的艰巨挑战,全方位保障承德、涞源和崇礼3个国家级训练基地如期投用。截至目前,承德基地共承接58支国家集训队3423名运动员99758人次训练,成为集训练、比赛、科研功能为一体的亚高原训练基地;涞源基地12月2日成功实现首跳,已承接国家跳台滑雪、北欧两项队60余人正式驻训,具备了举办世界级比赛的条件;崇礼基地已建成5条雪上项目专业赛道,承接了国家射击、游泳以及北欧两项、单板滑雪、高山滑雪等项目队伍261名运动员5144人次入驻训练,成为备战北京冬奥会的桥头堡、夏季项目备战奥运会的高原转训基地。

冰雪消费成新时尚

    2021中国冰雪旅游发展论坛于近日举办,期间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指出:2021年是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冰雪旅游已成为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3亿人上冰雪的示范产业。

    冰雪是大自然的馈赠,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已融入人们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日常所需,成为人们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选项。数据显示,82%的消费者有意愿进行短距离冰雪休闲旅游活动,有53%以上的消费者会选择维持往年消费水平或者增加预算,参加冰雪旅游的方式主要是与亲友结伴同行。

    从冰雪旅游花费的构成来看,住宿花费最大,其次为交通、游览门票、购物、饮食、娱乐和其他消费,游客住宿主要选择经济型品牌酒店和精品民宿。

    玩冰雪已成为百姓冬季的时尚新民俗。冰雪文化的氛围已形成,冬天玩冰雪已成为时尚的生活方式,被压抑的国内旅游需求会延续冰雪游的增长态势,比如崇礼、吉林、亚布力、哈尔滨等热门区域将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特别是崇礼,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指引下,一条京张铁路,构建起北京和张家口之间的“一小时生活圈”。开通一年来,总计发送旅客超过680万人次,身穿滑雪服的“雪友”成为其中的独特风景,不仅推动冰雪产业蓬勃发展,也为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崇礼已经从昔日默默无闻的塞外小城成为如今驰名中外的“滑雪小镇”,神奇的蜕变,折射出冬奥会带来的产业转型发展机遇。

    共享冬奥机遇、共谋区域发展。据统计,目前崇礼有3万多人从事冰雪相关产业的工作,每4个当地人中就有1个人吃上了“冰雪饭”。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借助筹办北京冬奥会的东风,京津冀“冰雪经济”逐渐升温,促动雪场建设、雪具销售、冰雪培训等冰雪产业链实现“一条龙”提升。申奥前,崇礼只有4家滑雪场,而今已坐拥7家大型滑雪场、169条雪道。2018—2019雪季,崇礼实现旅游收入20.5亿元,“雪饭碗”让当地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随着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推进,人们对冰雪运动从陌生到亲近,参与的人群犹如“滚雪球”般壮大,冰雪运动人口的“金字塔”不断夯实,筹办冬奥会带来的“连锁反应”,将在未来结出更为丰硕的果实。

(宋云杰)


二维码
河北体育文化网 电话:0311-85266716 传真:0311-85266716 邮箱:hbstywhxh@163.com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72号东8楼815室
Copyright © 2017-2019 河北省体育文化协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010820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2649号